发布时间:2016-10-18 点击阅读:
心悸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症。多见于心神经官能症及心律失常。
1.诊断依据
(1)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
(2)伴有胸闷不适,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可见数、促、结、代、缓、迟等脉象。
(4)常有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等诱发因素。
(5)血常规,血沉、抗“O”、T3、T4真及心电图,X线胸部摄片、测血压等检查,有助明确诊断。
2.证候分析
(1)心虚胆怯: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2)心脾两虚: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皓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3)阴虚火旺: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烦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4)心血瘀阻:心悸怔忡,胸闷心痛阵发,或面唇紫暗。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5)水气凌心:心悸怔忡不已,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
(6)心阳虚弱;心悸动则为甚,胸闷气短,畏寒肢冷,头晕,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