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中心性视网膜病变针刺治疗

发布时间:2016-01-15 点击阅读:

  针刺治疗本病始于50年代,60年代初有人试用电针球后穴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较大的突破则出现自70年代代末至今的近二十年,首先是一些有效新穴的发现,使效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次,各种穴位刺激法的应用,如针刺、耳针、穴位注射、磁穴疗法、激光穴位照射及静电针等,适应了不同需要。从目前已积累的经验看,针灸可以作为本病的主要疗法之一。有人通过对照试验,发现穴位注射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用激素、抗生素、扩血管剂及能量合剂等的综合治疗。
  关于针灸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理,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深入。最近,有人通过对本病患者(男性)针刺前后的性激素改变作了观察,发现针刺对患者血浆性激素浓度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并认为这种调节作用与患者视力的恢复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
  【治疗】
  (一) 体针(之一)
  1.取穴
  主穴:分二组。(1)新明Ⅰ;(2)向阳Ⅰ、向阳Ⅱ。
  配穴:新明Ⅱ。
  新明Ⅰ位置:翳风前上五分,耳垂后皱折中点。
  向阳Ⅰ位置:以甲状软骨上缘为标志,向两则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向阳Ⅱ位置:舌骨水平线,向两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内缘相交处。
  新明Ⅱ位置:眉梢上1寸,外开5分凹陷处。
  2.治法
  主穴任选一组,每次只取1穴。其中,新明Ⅰ效不佳时,可加新明Ⅱ。新明Ⅰ治法针体与皮肤成60度角,与身体纵轴成45度角,快速进针,再向前上方徐徐刺入,至下颌骨髁状突浅面,可获针感,然后以捻转结合小提插手法促使针感到达眼区,运针1分钟出针;新明Ⅱ:针尖呈水平刺入,缓慢进针5分~8分,同上手法运针1分钟去针;向阳Ⅰ:取仰卧位,将患者肩部垫高,头稍后倾,充分暴露颈部,进针前先用左手将穴位附近搏动之颈动脉摸清,轻压颈部软组织,待眼区有感觉后,持针自胸锁乳突肌内缘与血管间迅速刺入皮肤,以45度角沿着向后、向内、向上的方向,将针缓缓送入约1.5寸~2寸,待出现针感后捻动针柄,使针感达眼区,用轻提插结合小幅度捻转手法运针后,留针10分钟。向阳Ⅱ治法与向阳Ⅰ相同。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3.疗效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远视力达1.0以上,自觉症状消失,眼底黄斑部水肿消退;(2)有效:视力提高,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眼底病变好转;(3)无效: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共治疗1003例,总有效率在90.5%~97.66%。
  (二) 气功针
  1.取穴
  主穴:分三组。(1)睛明、太阳、球后、承泣;(2)翳明、新明Ⅰ、足三里、合谷;(3)新明Ⅱ、印堂、曲池、行间、光明。
  2.治法
  每次取一组穴,三组交替选用。嘱病人取仰卧位,舌尖舐上齿龈,默念“静”、“松”二字,轻闭双眼,放松全身,排除杂念,内视丹田,口中唾液较多时可分三口咽下,不可吐出。如此保持10分钟左右,才开始针刺治疗。针刺时,医者应运气于手指尖,使气通过针体导入穴位,并让患者将意念由丹田转移到针刺部位。每个穴留针5分钟~6分钟。起针后让病人作深呼吸3次后,再针第二个穴位,直到一组穴针完为止。先头面后四肢,一般不超过6个穴位。
  3.疗效
  共治162例(233只眼),基本痊愈163只,总有效率为98.5%。
  (三) 体针(之二)
  1.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球后。
  配穴:合谷、太溪、太冲、光明。
  2.治法
  主穴取患侧(双眼患病取两侧),以32号1.5寸细毫针,快剌入皮下,沿眼球与眶内壁之间缓慢进针1寸左右,作小幅度低频率轻轻捻转(不得提插),待眼球有较强烈的酸胀感后,留针30分钟。其间按上法运针2~3次。配穴酌加,其中合谷、光明平补平泻,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日~7日。
  3.疗效
  共治86例计93只眼,经半至3个月治疗,痊愈46眼,显效27眼,有效14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3.6%。
  (四)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球后、臂臑。
  配穴:睛明、太阳。
  2.治法
  主穴均取,酌加配穴。以刺入式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先开启电源,指示灯亮后,将2毫瓦之光针针尖调整之红光集中为一点,并放入75%酒精内消毒10分钟。常规消毒皮肤,将光针刺入穴内至得气,留针照射10分钟后取出。以棉球压迫针孔。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3.疗效
  共治107例,痊愈56例,有效5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5%。
  (五) 静电针
  1.取穴
  主穴:新明Ⅰ、新明Ⅱ。
  2.治法
  主穴均取,按前述针刺手法得气后,将静电针疗仪输出端夹在针柄上,输出500伏静电,持续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18只眼,结果痊愈8只,有效13只,无效1只,总有效率为94.4%,明显优于对照组(取穴、针法相同,不施静电)。
 
  (六) 其他措施

  患者宜少用目力,注意休息,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