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5 点击阅读:
高血糖患者在治疗时一定会问:哪些药物治疗高血糖效果好?为此求医网编辑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反馈和网友评论,整理筛选出了5种治疗高血糖常用药品,希望对患者及其家属有所帮助。以下治疗高血糖的药品均已经过药监局审批,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放心服用:
1.盐酸二甲双胍片
参考价格:¥42.8
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功能主治: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禁忌症: 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禁用。2;酗酒者,过度饮酒者、脱水、痢疾、营养不良者,对本品和双胍类药物过敏者禁用。3;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4;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5;严重心、肺病患者。6;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缺
生产商: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2020296
2.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参考价格:¥21.3
成分: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功能主治: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禁忌症: 下列情况应禁用: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禁用。2;酗酒者,过度饮酒者、脱水、痢疾、营养不良者,对本品和双胍类药物过敏者禁用。3;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4;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5;严重心、肺病患者。
生产商: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2020955
3.盐酸罗格列酮
参考价格:¥36.7
成分:盐酸罗格列酮。化学名称:5-{4-[2-(甲基-2-吡啶氨基)乙氧基]苄基}-2,4-噻唑烷二酮盐酸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单一服用本品,并辅以饮食控制和运动,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禁忌症: 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生产商: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464
4.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参考价格:¥18.9
成分:盐酸二甲双胍,其化学名称为:1,1-二甲基双胍盐酸盐。
功能主治: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禁忌症: 下列情况应禁用:1;2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肝、肾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超过1.5mg/dl)、肺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和外伤、重大手术以及临床有低血压和缺氧情况禁用。2;酗酒者,过度饮酒者、脱水、痢疾、营养不良者,对本品和双胍类药物过敏者禁用。3;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4;静脉肾盂造影或动脉造影前。5;严重心、肺病患者。
生产商:政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51
5.格列吡嗪缓释胶囊
参考价格:¥16
成分: 主要成分为格列吡嗪。化学名为 :5-甲基-N-[2-[4-[[[(环已氨基)羧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 分子式为C21H27N5O4S21 ; 分子量为 :445.54
功能主治:降血糖药。
禁忌症: 1 对磺胺药过敏者。 2 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 3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 4 肝、肾功能不全者。 5 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生产商: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825
温馨提示:以上列出的治疗高血糖常用药品供您参考,患者在选购药品时一定要注意药品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时要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按照医生建议购买治疗高血糖的药品,切忌私自服用任何药物,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求医网祝您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