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冠心病病因可为心理因素

发布时间:2016-10-18 点击阅读:

  控制冠心病,关键在于预防。为此,人们不得不对冠心病的病因有所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冠心病的病因也可为心理社会因素。

  冠心病的发生受到多重危险因素影响。冠心病的心理社会病因包括有行为类型、个性特征、社会环境和不良行为几方面,同样也是多方面互相作用的结果。

  1.行为类型:FriedmanM等把人的行为习惯分为A、B两型。A型行为的核心特征是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对倾向;心地坦荡和从容不边者为B型行为。大样本研究显示,A型行为的中年健康男性雇员在整个8年半的观察期间其冠心病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的发生率为B型行为的2倍。国际心、肺、血液研究协会认为,A型行为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血压、血脂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属于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2.个性特征:用心理问卷初步证明,冠心病病人在社会上更具有独立性和对别人的怀疑性以及有更大的内部紧张性。

  3.社会环境:心肌梗塞前6个月内患者的生活事业明显增多;冠心病发病率在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这些均证明了冠心病的发病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4.不良行为:公认的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缺乏运动、多食与肥胖等。这些行为常常是对特定的社会环境或心理压力的不良适应,故要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认识。

  以上内容就是对冠心病的病因可为心理社会因素相关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冠心病的病因可为心理社会因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