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炎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颌下腺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03-06 点击阅读:

   颌下腺炎常与涎石病并发,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史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或更长。颌下腺炎多与涎石并发。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慢性颌下腺炎多见。

  一、颌下腺炎的发病原因

  主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主要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若涎石为不完全堵塞导管,餐后肿涨可很快消失。颌下腺炎,若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颌下腺呈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呈硬结性肿块。

  急性颌下腺炎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

  急性颌下腺炎是因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行性炎症,常与涎石并发。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阻塞或狭窄,引起涎液排泄不畅,口腔细菌逆行感染,都有可能造成急性颌下腺炎。

  另外,急性颌下腺炎易并发结石,由于颌下腺导管由后下向前上走行,因此涎液排泄缓慢,易于形成结石,加之导管口暴露在口底区,逆行感染机会多,故颌下腺炎常伴有颌下腺导管结石。

  二、颌下腺炎的发病机制

  急性颌下腺炎发生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阻塞或狭窄,引起涎液排泄不畅,口腔细菌逆行感染的结果。颌下腺炎常因导管结石堵塞引起,也可因其他导物如骨片、麦芒等进入导管所致。由导管进入的细菌性感染在临床也可见到。

  颌下腺炎多见慢性,亦可急性发作。急性颌下腺炎为一般急性炎症之症状,患者口底肿胀疼痛,颌下三角处红肿。颌下腺导管口红肿,压迫颌下腺有脓液或炎性液体流出。全身症状为发烧,呼吸及脉搏加快,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患者可反覆急性发作,同时可转向慢性。触诊患者颌下腺导管处有时可及硬的结石,X线摄片有时可发现阳性结石。

  下颌部的唾液腺,左右各一个。 颌下腺属于唾液腺的一种,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唾液(一般称为口水)。人类的三大唾液腺中,包括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颌下腺位于下巴骨(医学名词为下颌骨) 的下方,接近下巴骨弯曲角附近,所以也可以叫做下颌下腺(下颌骨下方的唾液腺),左右各一,由舌头正下方处伸出颌下腺排泄管,主要分泌黏液和浆液状性质的口水,为平时口水分泌量的大宗。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