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腺炎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颌下腺炎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16-03-06 点击阅读:

   颌下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处。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目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治愈率较高。

  一、颌下腺炎的临床表现

  1.发热、脉搏、呼吸增快;

  2.颌下、口底区明显水肿,舌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碱味分泌物自导管口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口有碱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二、颌下腺炎的分类

  1.慢性颌下腺炎

  颌下区长期疼痛、局部肿块时大时小,进食时有肿胀感。挤压颌下腺,导管口脓性分泌物溢出。

  (1)病史较长,可有急性炎症发作史。

  (2)患者表现颌下区疼痛、肿胀,进食时症状尤明显,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3)检查:在颌下三角区可扪及肿大的颌下腺,有压痛,质稍硬:并可扪及结石或导管索条状。导管口红肿,挤压颌下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2.急性颌下腺炎

  急性颌下腺炎为一般急性炎症之症状,患者口底肿胀疼痛,颌下三角处红肿。颌下腺导管口红肿,压迫颌下腺有脓液或炎性液体流出。全身症状为发烧,呼吸及脉搏加快,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1)明显的口底与颌下腺肿胀、疼痛史。

  (2)检查:颌下三角区压痛、边界不清、表面皮肤红肿;颌下腺导管口处红肿,压迫颌下腺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3)全身中毒反应明显。

  三、颌下腺炎的并发症

  涎石病是指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疾病,90%发生于颌下腺,其次为腮腺。涎腺病主要症状是阻塞症状:进食时,尤其吃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这是因为涎石使唾液不能通畅排出,而唾液分泌又不断增加所致。食物刺激唾液分泌越多,症状愈重。

  发生于颌下腺时,可伴有同侧舌或舌尖痛,并放射至同侧耳部及耳内。由于涎腺不可能发生完全阻塞,涎液可以逐渐流出,在分泌减少后,涎腺又逐渐缩小,疼痛消失。涎腺还经常有慢性炎症表现,如腺体增大、变硬、有轻压痛;导管口红肿、导管内能压出少许脓液等。慢性涎腺炎急性发作,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涎石存在时间较长,可由于长期炎症的影响,使腺组织呈现退行性变,甚至纤维化,腺体变硬,导管变为硬性结节状索条,阻塞症状也逐渐消失。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