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24 点击阅读:
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mdrome)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疾病,主要发生于小儿。其临床特征为休克、出血、血液浓缩、低血浆蛋白及凝血异常。最近认为本病是由登革热感染的超敏感反应所致。在各型登革热发病的地区,患过登革热后,再次受到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病毒感染,一小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的登革出血热。一般见于发病后2~5日,此时病毒血症仍存在,病人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严重的免疫病理反应,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及低血容量休克,并可导致弥漫性血管的凝血及各种出血性病变。病人血清中补体C3、C4和C5的水平可降低。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体温骤升,持续2~7日,伴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呕吐、咳嗽、肌肉痛等表现。可出现斑丘疹或出血性皮疹。在此时间内可有轻度的出血,如紫癜、鼻衄、牙龈出血和阳性的束臂试验。此段时期后可出现轻度周围循环功能不全,但多能逐渐恢复。如出现上腹或全腹疼痛,常预示休克即将出现。
重型病例在发热后3~6日,随着体温的下降,出现休克及/或出血的危重征象,表现为烦躁不安、躁动、面部潮红、躯干发热、肢端湿冷而紫绀、口周青紫 ......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