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喝鸡汤?如此进补是在“敛邪”!

2016-02-01 16:51:33 阅读:

“今年冬令补,明年壮如虎!”冬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还有半个月就是猴年春节了,过年回家的小伙伴,已经可以想象被麻麻用各种“十全大补汤”、“山珍肉林”养出膘的场景了。不过呢,进补虽可,也不能盲目哦。

  北京中医院风湿科邵培培主治医师接受采访时表示,通常所说的“进补”即补充人体所缺乏的营养素,借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症。冬季进补一般是针对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要先分清体质因人而异。另外年龄、地域不同,食疗方式也有所区别。

  具体而言,因人、因地不同,遵循“四辨”原则:

  辨体质。不同体质的人,进补的方式肯定不同,气虚则补气、阳虚则补阳,气、血、阴、阳要对症,以此选择不用食材。冬天很多人怕冷,主要是阳虚引起的,阳虚还会有腰膝冷痛、四肢冰凉、小便频繁、大便稀及阳痿早泄等症状,邵培培医生特此为阳虚者推荐了“四佳”进补方:

  最佳菜——韭菜,补肾助阳、温中开胃,用来炒食或做馅儿都适合;

  最佳果——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蛋白质、钙、铁等成分,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生吃、炒菜、熬粥、做汤都可。

  最佳肉——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能很好地被人体吸收,有温热补阳作用,对一般风寒咳嗽、腹部冷痛、腰膝酸软、体虚等有补益。

  最佳饮——枸杞红茶,冬天不应喝清热降火的绿茶,若想补阳,可以在红茶中加入枸杞、红枣等。

  辨年龄。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大多体质虚弱,适当适量进补可增强抵抗力。但俗话说“虚不受补”,老人脾胃虚、机体代谢慢,特别是肉类,会增加胃肠负担重,要少吃。

   小孩生理机能旺盛,正常健康发育则不主张进补,外源性干预生长不育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补得不适当还可能引发性早熟。尤其大辛大热食材不合适,如 羊肉、狗肉、鹿肉等只适合成年人,即便是体质弱,儿童也应忌食或少食。另外,生病未痊愈的儿童不宜进补;不宜以药材进补。

  辨病情。合并感冒者不能进补,即便是体虚,也要等感冒治好了再补。“同时有表邪和里邪,要先解表,不然就是敛邪,给邪气送养分去了。”邵培培医生说。

  在这里特别提醒,很多人感冒发烧通常会喝鸡汤,甚至有人说鸡汤可以治感冒。邵培培医生说这是错误的,“鸡汤营养丰富,体虚时也需要进补,但虚和实(指邪气或病证)共存时,要先把邪气赶走再补。感冒应以饮食清淡为原则。”此外,胃肠道疾病发作时不能补,有可能加重病情。

  辨地域。冬 季西北、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可食大温大热之味,如羊肉、狗肉、鹿肉等,可选择补品中人参酒、参茸酒,有强身健体、御寒助阳的作用。而长江以南地区虽也是冬 天,但气候明显趋于暖和,进补宜清淡甘温之味,如鸡肉、鸭肉、鹅肉,大温大热食物可能引起上火,出现咽痛、口疮、鼻出血等症状。

  雨量较少又气候干燥的地带,要少吃容易燥热动火的食物,应多吃甘润生津之品如百合、莲藕、梨等果蔬为宜。

  有了这些指导原则,邵培培医生还强调,“不可久服、忌恒补不变”。不能某一食疗方对身体有裨益,就一直吃下去,否则容易矫枉过正。比如,本来是阳虚体质,通过一段时间补阳气,体质已经调整为正常,这时再继续进补,就可能成阳亢体质了。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除了饮食进补外,邵培培医生还强调要注意身体保健。首先,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保护好关节。很多人年纪大了、身体阳气已经衰弱时才开始注意保暖,这是错误的!年轻小女孩特别要注意保暖,冬天不能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邵培培医生介绍,现在很多风湿骨痛的病人以女性见多,因为从小就不保暖,寒邪入骨,有人二三十岁就开始出现骨关节病。今年冬季又是近年来最冷的,媒体形容为“世纪寒流”侵袭,更不能大意。

  其次,多晒太阳补钙,胃肠道吸收的钙只是一小部分,皮肤吸收日光也是种补钙的重要途径,对形成维生素D有好处。

  最后,要特别提出控制体重,超重对骨关节的伤害大家较熟知,但体重过轻也不行,成天喊着“瘦成一道闪电”的人要注意啦!体重过轻不利于骨强度形成,要适当增加体重。同时适度锻炼,增加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