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0 点击阅读:
一、病史、症状:
典型的症状为劳力型心绞痛,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或/和左上臂部放散,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基甘油等药物可缓解。部分伴有胸闷或以胸闷为主,严重者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延长,休息或睡眠时也可以发作。病史提问要注意诱因、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有无放散,伴随症状及缓解方式。
二、实验室检查
一般早期无明确的阳性体征,较重者可有心界向左下扩大,第一心音减弱,有心律失常时可闻及早搏、心房纤颤等,合并心衰时两下肺可闻及湿罗音,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等。
冠心病的生化学检查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而不同。一般有:
1、血清高脂蛋白血症的表现(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增高);血糖增高等。
2、如出现心肌梗死可出现血清心肌酶检查的异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增高;尤其CK-MB增高;LDH1/LDH2>1等)有诊断价值。
3、心肌梗死时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都可增高。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呈t波低平、倒置及st段下移,特别是水平型和下斜型下移更有意义,b超可有左室室壁节段性运动障碍。平板运动试验常阳性,同位素心肌扫描(ect)可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24小时心电图(holter)监测运动时出现缺血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必要时可检查血脂、血糖。
1、心电图 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在临床对冠心病出现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病变的定位、范围、深度等)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要的诊断意义
2、动态心电图 由于DCG可连续记录24h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图而不受体位的影响,因此它能够捕捉患者常规心电图不能记录到的短阵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评价药物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3、心电图运动试验 此试验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当运动达到一定负荷时,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心肌血流量不随运动量而增加,即出现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出现相应的改变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评价有意义。
4、心脏药物负荷试验 某些药物如双嘧达莫、腺苷、多巴酚丁胺等可以增快心律,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或“冠脉窃血”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或心电图ST段改变。利用这些药物的特性,对疑有冠心病但因年老体弱或生理缺陷等不能做运动试验者进行药物负荷试验,提高诊断率。
5、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 将电极导管置于食管近心脏左心房水平的位置用程控心脏刺激仪发放脉冲起搏心房,使心律加快,从而增加心脏的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
6、X线胸片 可显示继发于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的肺淤血、肺水肿和心脏-左室增大,及对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对某些机械并发症如心室壁瘤、室间隔穿孔(破裂)以及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7、冠状动脉造影(含左室造影) 目前仍是诊断冠心病,选择冠心病病人手术和介入治疗适应证的可靠方法使用按冠脉解剖构型的导管,经外周动脉将导管插入并送至冠状动脉开口,把造影剂直接注入左、右冠状动脉显示冠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形态、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
8、心脏CT、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 MRI是无创的检查技术,对冠状狭窄(>50%)和CABG桥血管阻塞的诊断、冠脉狭窄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以及介入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及其疗效的观察都有初步的和良好的价值。
9、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冠心病不可缺少的手段它以简便、无创、重复性好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术中观察、术后及药物治疗评价等方面。
10、核素显像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是筛选冠状动脉造影最有价值的无创性手段。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阴性基本可排除冠脉病变。单纯心肌缺血,在负荷心肌显像图可见到沿冠脉分布的心肌节段有明显的放射性稀疏(减低)或缺损区,在静息显像图上,该局部有放射性填充,证明此心肌节段为缺血性改变,此类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脉狭窄的部位、确定治疗方案。此外此检查方法也对心肌梗死、心梗合并室壁瘤的诊断;评估存活心肌、评价血管重建术的疗效和冠心病人预后等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