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谨记 房颤病人正确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发布时间:2016-10-17 点击阅读:

  房颤医学上也叫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症状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房颤的发病人数也越来越多,在医疗技术上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药物仍是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遗憾的是,在房颤药物治疗过程中仍存在很多误区,下面我们做一下详细的介绍,对于这些治疗误区是患者们要格外注意的,这样对房颤病情是有帮助的。

  避免药物治疗房颤的误区,正确治疗是关键。

  一、治疗理念滞后。

  从根本上逆转房颤危害,达到“三降三升”,降低死亡率、住院率、脑卒中率,提高生活质量、心功能及活动耐量。在新治疗目标的驱动下,房颤治疗策略调整为抗凝治疗、控制心室率或节律治疗以及上游基质治疗。由于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栓塞,这是房颤病人最直接的死亡原因。由于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进而降低死亡率,抗凝治疗一跃排在治疗总策略的第一位。另一方面,房颤抗心律失常治疗则逐渐采取宽容的态度,转向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为治疗主要目标,宽松地控制心率、适度地维持窦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安全性重于有效性。

  二、抗凝强度不足,华法林使用低。

  房颤治疗过程中未根据CHA 2DS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过度担心华法林出血风险,对于中危和高危栓塞病人,华法林使用率极低,即使使用,INR达标率很低。实际研究显示,只要谨慎调整华法林剂量(保持INR在2.0~3.0),华法林可安全用于包括9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房颤患者,与应用阿司匹林比其轻微出血风险无明显差异,颅内出血等致命性高风险更是相对较低。

  三、不重视房颤的类型、心脏结构及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在临床实践中,房颤发作一般都从房性早搏开始到频繁发作房早,并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以后可发生阵发性(paroxysm)房颤,再从阵发性房颤发展为持续性(persistent)房颤,最终发展为永久性(permanent)房颤,这就是常讲的房颤“三P”分类。ESC 2010版更新指南将房颤分为五类,即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

  在治疗前要重视房颤分型,了解心脏结构,特别是有无心脏瓣膜病、左房大小,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切忌未全面评估前盲目进行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应该在了解患者房颤类型和发作特点的情况下以及伴随心脏情况,再采取不同干预措施。部分医生在没了解病情,没弄清分类的情况下就盲目的复律或控制心律都是不妥的。弄清归类,依分类,发作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以上就是“谨记 房颤病人正确治疗是非常关键的”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只要房颤病人在治疗时注意以上误区,疾病是很快能够治好的。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