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7 点击阅读:
意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3月20日是4岁刘康(化名)一家的亲子日,不料嬉闹中,刘康重重的一掌落到了母亲的耳根处,致其母吕女士鼓膜裂隙状穿孔。耳鼻喉科医生介绍,穿孔较小控制感染可自愈。
当天,刘康和父母一起到动物园玩,下午4点半左右,他们打算回家,返回停车场时,发生了意外。“一路上,康康想要他妈妈抱,但孩子重他妈妈哪里抱得动。”别看孩子只有4岁,但足有四十六斤,孩子走累的情况下,一般都由父亲抱着,但是这次康康很想要他妈妈抱。
于是吕女士就抱起来没到五秒就把他放下了,康康不干,一路扯着。在一旁的父亲看着心里也不是滋味,就想要把孩子扛上肩头。“离车就不到20步,想把他抱起来就往车那边跑,上了车就不会喊抱了。”刘先生说道。
就在他抱起孩子的刹那,康康突然双手张开,像要抱住他妈妈,可是吕女士稍微往后一退,康康的右手“啪”一声,重重的打在母亲的耳根处。“那一巴掌下来,就感觉眼冒金星,耳痛、头晕耳鸣,耳朵内嗡嗡响,当时他爸说了什么都听不清楚。”吕女士说孩子无意状态下的那一掌力度很大。
“在灯光下看,可以看到耳道有血迹,担心拖延治疗会引起其他问题,就赶紧上医院了。”刘先生担心妻子听力会受到影响。
武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医生王承华介绍,病人伤情不重,掌击导致的鼓膜裂隙状的穿孔,在控制感染后恢复快的在两周内可愈合。但是这段时间内,需注重个人保健,避免感冒、耳道内要保持清洁,不能用水洗、也不能用耳药水,如果感冒,不能用力擤鼻涕,需轻拭。
提醒,若鼓膜穿孔3个月到半年内,出现听力下降且有变差的情况,则说明鼓膜未愈合,需要考虑行鼓膜修补术治疗。
爱耳小贴士:
不要用利器掏耳
不少人喜欢自己用棉签、钥匙等物品掏耳朵,外耳道皮肤较薄,稍一用力可出现皮肤擦伤,若引发感染,可能导致外耳道疖、外耳道炎、鼓膜炎等;另外,有的人掏耳时,耵聍比较大,不易掏出,有的人甚至还会把耵聍往里推,推向耳道更深处,甚至捅穿鼓膜,若出现耵聍难以取出,或堵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应该到耳鼻喉科向专科医生求助,运用专业的工具取出。
不要往耳内放异物
往耳内放置异物多见于儿童,好奇是主因。耳内放异物,一开始没有什么感觉,久而久之孩子忘记了,但若出现耳朵疼痛、耳闷、耳鸣,孩子向家长反映时,家长需留个心眼,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异物长时间不取出,有的可能腐烂,导致发炎、鼓膜穿孔。因此,家长需告诫孩子不要往耳内放豆子、玻璃珠等物品。
游泳后水进耳尽快用棉签吸干水
游泳池里的水比较容易受污,若不小心被呛,污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治疗不及时、不规范时,很容易引起后遗症,造成听力下降。因此,感觉耳里进水时,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或用棉签吸水。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