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鼻炎的诊断和症状体征

发布时间:2015-11-11 点击阅读:

 据调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被鼻炎疾病折磨着,还给生活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的鼻炎患者都想尽早摆脱鼻炎。

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前鼻镜检查。

2、X线鼻泪管造影明确有无并发鼻窦感染。

3、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测致病菌。

4、鼻腔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

5、必要时病毒检查,需特殊培养、分离与鉴定。

鉴别

应与感冒相鉴别:

经常将鼻炎当成感冒进行治疗,服用抗感冒和抗生素,没有疗效,导致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1、首先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多数为群发,如家庭、学校、工作环境等;鼻炎不传染,但可以遗传;

2、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鼻部症状往往是持续性的,会连续几天,随感冒的控制,症状逐步减轻,最后缓解;而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鼻炎一般不会伴有发烧,而感冒通常是伴有发烧的。

3、鼻炎的喷嚏频频,而感冒时喷嚏较少,鼻痒不明显。

4、感冒时全身症状较重,如发冷、发热、四肢无力、肌痛、头痛、咽痛、胃肠道不适等,而鼻炎仅仅表现为鼻部症状或伴发哮喘或皮肤过敏;

5、感冒的病程较短,通常1-2 周即可,而慢性鼻炎则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

症状体征:

鼻炎症状有很多种,依据鼻炎的种类不同,鼻炎症状也有所不同,鼻炎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打喷嚏、

鼻炎类型头痛、头昏等,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临床的各种鼻炎:

1、急性鼻炎:常见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为病毒感染,并常继发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鼻堵塞和分泌物增多,早期为清水样涕,后变为粘液脓性鼻涕,病人可有低热和全身不适。检查见鼻粘膜充血肿胀。

2、慢性鼻炎:是常见的多发病,由急性鼻炎发展而来。与合并细菌继发感染、治疗不彻底和反复发作有关。

慢性单纯性鼻炎: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鼻涕常为粘液性或粘脓性,偶呈脓性。嗅觉可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说话呈闭塞性鼻音。

慢性肥厚性鼻炎:由慢性单纯性鼻炎而来,是长期慢性炎症、淤血而使鼻粘膜、鼻甲出现增生所致。此时粘膜增厚、组织弹性下降、鼻腔通气能力差,从而危害鼻的生理功能。

慢性干燥性鼻炎: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3、过敏性鼻炎: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鼻痒,鼻涕多,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鼻腔不通气,耳闷;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眼眶下黑眼圈经常揉眼所致;经口呼吸;嗅觉下降或者消失等。

季节性鼻炎:发病有显著季节性是季节性鼻炎的临床特点。患者每到花粉播散季节便开始发病。发病时眼痒,结膜充血,严重者水肿,以致误诊为常见的结膜炎。

常年性鼻炎:患者常年发病,症状与季节性鼻炎相同,但总的程度不如季节性鼻炎重。患者眼部症状较轻或无,主要是发作性喷嚏、鼻塞和流涕。

4、干燥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的发生与气候和职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系鼻粘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粘膜因而干燥甚至有浅表糜烂。

5、萎缩性鼻炎:主要是鼻粘膜、骨膜和鼻甲骨萎缩;由于鼻组织萎缩,虽然鼻腔比较宽大,但鼻粘膜却丧失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且因鼻内干痴形成,患者仍感通气不畅。当有细菌感染时,其毒素及排泄物等产生恶臭气味。

6、干酪性鼻炎:是一种罕见的鼻病。临床特征为鼻内干酪样物积聚,有恶臭,日久侵蚀软组织和骨质,发生鼻内、外畸形。在干酪样物质中发现有脱落上皮、坏死组织、化脓细胞、胆固醇结晶及霉菌样微生物。  7、药物性鼻炎:是不恰当的鼻腔用药长期持续作用损害鼻粘膜纤毛的结构,从而影响鼻粘膜的生理功能,产生临床病症。

8、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部症状每天累计超过1小时,病程长达一个月以上排除其他鼻炎者。鼻粘膜组织学改变表现为杯状细胞增多,血管扩张,腺体增生和组织水肿。

9、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态反应性鼻炎:无变态反应依据的鼻分泌物嗜酸细胞增多,表现有高反应性鼻病症状,即可诊断本病。

10、过强反射性鼻炎:症状发作来去迅速,以喷嚏为主,可有轻度鼻塞;鼻塞为间断性,持续时间短;少有鼻溢;变应原皮肤试验和鼻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皆属阴性;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疗效不明显;整个病程常呈阶段性,间歇期较发病期长。

以上是专家针对鼻炎的诊断和症状体征做出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了解鼻炎,同时如果你已经患上了鼻炎,那么建议你去专业的五官医院接受科学检查治疗鼻炎,同时平时生活中,针对鼻炎的预防也是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了鼻炎预防措施,才能减少鼻炎疾病的危害。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如何预防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