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9 点击阅读:
口腔念珠菌病为一卵圆形芽生酵母样菌,在培养基、组织中和分泌物中均能产生假菌丝,本菌革兰染色为阳性,延长的芽生细胞极似菌丝,故名假菌丝,假菌丝在结节处形成芽生孢子,有时在末端形成厚壁孢子。
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有较强的粘附性。
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口腔念珠菌病致病性的,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均在50%以上。
口腔念珠菌病的预防
1.保持外阴部清洁,经常清洗,勤换内衣,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外用类固醇质激素。
2.洗澡应用淋浴,避免盆浴。
3.对患者的配偶或性伴应一同检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搞婚外性行为。
4.积极防治前面所述的易发因素。
5.避免产房交叉感染,分娩时应注意会阴、产道、接生人员双手及所有接生用具的消毒。
6.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应保持干燥,产妇乳头在哺乳前,最好用1/5000盐酸洗必泰溶液清洗,再用冷开水拭净。
7.儿童在冬季宜防护口唇干燥开裂,改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8.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均应警惕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深部(内脏)白色念珠菌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感染主要为口腔念珠菌病,其他霉菌感染少见且自觉症状轻,临床多见于消耗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新生儿、高热、昏迷、禁食及中风后遗症的病人。近几年临床较少见。患者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易加重,并引起食欲明显下降,形成溃烂进食困难及营养障碍等,致机体抵抗力愈加下降。在治疗过程中,做好饮食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整体护理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实施完善和解决病人的进食困难、食欲减退、营养障碍、创面愈合等问题,给予积极的护理援助,做好口腔护理与饮食管理,不仅使患者与正常人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而且与疾病治愈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