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细菌性痢疾的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16-11-07 点击阅读:

  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僻”、“滞下”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及内伤饮食,湿热邪毒积滞肠道与肠内正气相搏,肠道脉络受损,气滞血瘀,邪毒内郁,气机壅滞,肠失传导而致,继可邪入心包扰神明及风火相煽引动肝风。下面是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方法介绍:

  1、治痢疾当以清热解毒,调气行血为总则

  痢疾常发于夏秋,是肠道急性传染病,其发病机理,多由署湿热毒侵入肠胃,湿热郁蒸,肠胃气血阻滞,与暑热相博结,化为脓血而成赤白下痢,故治疗当以清热解毒调气行学为总则,常用治痢奇方加减化裁,功效显著。方用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枳壳、青皮、木香、槟榔、厚朴调气行滞;当归、白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榆凉血;山楂消积;甘草清热调中。若纯白无红者,去桃仁、地榆;若涩滞甚者加酒军;腹痛甚者加元胡;发热者加柴胡、荆芥;下痢日久脾胃弱而虚滑者,去槟榔、厚朴,加人参、白术。

  2、治痢当审证投药,切勿泛用坠下

  痢疾多属湿热,热易速去,湿性缠绵,重坠潜下之品,用于清热镇痉,每易显效,若论除湿却难收功。清、程钟龄曰:“古人治痢,多用坠下之品、、、、、,所谓通因通用,法却不善矣,然而效者半,不效者半,其不效者每致缠绵难愈。”就是谈治痢下用坠下之误。现有自拟方,用葛根鼓舞胃气,儿茶、苦参清热燥湿,麦芽、山楂消痞食,赤芍、陈皮调气血,用药轻灵,虚体、轻证最为合拍。

  3、治痢当注意保胃气

  近人治痢,多用苦寒清热之品,而忽视保胃气,苦寒过量易伤胃,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败则水谷难化,气血难生,故治痢既应除邪,又要注意保护胃气,近贤蒲辅周说:“痢疾除掌握季节外,寒热辨证很重要……人以胃气为本,治痢应先审胃气,热毒痢应用苦寒攻伐者,中病即止,若苦寒太过则伤中气,往往导致正虚邪陷,所谓热证未已,寒症复起,可见治痢保胃气之重要性。清、张锡纯“通便白头翁汤”就是本此意而立方的。方用:生山药30g、白头翁12g、秦皮9g、生地榆9g、生杭芍12g、甘草6g、旱三七9g(研末另吞)、鸦胆子45粒(去壳装入胶囊分三次吞服)。其重用山药,意在护胃,恐苦寒伤脾损胃。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痢疾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痢疾防治手册》《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