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5-19 点击阅读:
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小血管瘤多呈高回声, 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 以类圆形多见亦可有不规则形, 边界清晰。病灶对周围肝实质及血管无明显压迫表现, 多普勒通常无血流信号, 如富有经验, 超声对小血管瘤的诊断正确性可达80%。大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 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 可呈管网状, 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 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 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较大的血管瘤( > 5 cm) 处于肋缘下方时, 在加压时可有明显的变形, 而其他实质占位常无此特征。多普勒示大血管瘤内部以低速静脉血流为主, 很少见动脉频谱, 即便偶见血流阻力指数( RI) 均低下。
CT 平扫时小血管瘤典型者呈均匀低密度、境界清楚, 大血管瘤病灶中央可见更低密度区, 多为不规则形, 出现频率随肿瘤直径增大而增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统计60 例89 个血管瘤, 直径4cm 以下者无此表现, 直径4~ 5.9 cm 者出现率为57.1% , 6~ 7.9 cm 为80%, 直径8 cm 以上者可达100%。对照手术病理, 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灶。CT 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过度强化, 随时间推移强化区逐渐向病灶中心推进、强度逐渐降低, 最后整个病灶充填, 密度逐渐下降, 至延迟相呈等密度填充。整个强化过程所需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病灶愈大所需时间愈长, 一般在3 min 以上, 通常7~ 15min, 有的长达20~ 60 min。平扫所见中央低密度区在增强过程中始终不能填充。如果造影剂的注射方式、剂量、速度和扫描技术合理, 绝大多数3~ 4cm 的血管瘤都有以上典型表现。直径< 3 cm 者增强表现可呈多样化, 但延迟相呈等密度填充, 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MRI 检查时T1 加权呈低信号, T 2 加权呈高信号, 且强度均匀, 边缘清晰, 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 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 的特异性表现, 对小血管瘤极具诊断价值, 小至1 cm 的病灶, 仍能准确检出。MRI 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同CT 。血管瘤内血栓、机化灶在T1 加权和T2 加权时均为更低信号。与核素显像相比, 两者特异性相当, 但对于小血管瘤及靠近心脏、肝门的病灶, MRI 敏感性高。
血管造影被公认为诊断血管瘤最敏感可靠的方法。典型表现是连续注射造影剂后数秒钟即在肿瘤周缘出现棉团状致密染色, 但清除缓慢, 至静脉期仍持续存在, 以后缓慢减弱, 造影剂的这种快进慢出现象是血管瘤特有的。但因属创伤性检查, 在CT、MRI 等非创伤性检查普及后已很少使用。
肝海绵状血管瘤常须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尤其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 对非典型者尤须仔细。临床上常见无经验者仅凭B 超或平扫CT 检查就轻易作出诊断且不做进一步检查, 结果将恶性病灶误诊为血管瘤或遗漏与血管瘤并存的恶性肿瘤致使延误治疗造成严重后果者。为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除每项检查都必须规范、全面外, 初诊病人至少应常规做两种以上影像学的联合检查, 均具典型血管瘤特征者方可诊断, 即便经全面检查确诊者还应进行定期仔细随访, 一旦发现可疑便应进一步全面检查、鉴别和积极治疗。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