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保护牙齿
刘学伟:改善牙周病先要学会正确刷牙

发布时间:2015-06-18 点击阅读:

 牙周病是35岁以上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所谓的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的疾病(包括齿龈炎,牙周炎和齿槽骨的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等问题,进而动摇牙齿的“地基”,久而久之,病情一旦加重,就会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口腔科刘学伟医师表示,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于不重视口腔卫生导致的。牙菌斑、牙石等堆积在牙齿周围,破坏牙龈,进而延伸到牙齿周围的齿槽骨。牙周病早起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也不会出现牙痛等。等到炎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牙龈颜色鲜红、暗红或者紫红色,牙龈充血、水肿,牙龈出血,严重的还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牙齿周围形成牙周袋、齿槽骨破坏等症状。

 7777777

(刘学伟:正确清洁牙齿 改善牙周病)

  牙周病治疗一般以控制牙菌斑为重点,一方面使用抗菌药物或者酶的制剂抑制菌斑,另一方面是则是基本治疗,也就是“清洁”。对于早期的牙周病,洗牙是有效的方法,洗牙能够有效清除牙龈与牙齿交接处的牙结石。在基本治疗及病人口腔卫生改善后,牙周病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重度的牙周病无法通过基础治疗解决问题,这时便要考虑施以手术。

  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对预防牙周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学伟说,刷牙是自我清除菌斑的重要手段,但同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样重要,不正确的方法反而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他为市民介绍了介绍了3种主要的牙齿清洁方法,分别是竖转动刷牙法、Bass刷牙法、牙齿邻面清洁法。

  竖转动刷牙法

  竖转动法是较为常用的刷牙方法,但更适用于有牙龈退缩者。这种方法选用中等硬毛或者软毛的牙刷,刷毛不进入牙龈沟,因此牙刷不会损害牙龈,而且去除牙菌斑的作用较为有力。

  1.刷毛先与牙齿长轴平行,毛端指向牙龈缘,然后加压转动牙刷,使刷毛与牙齿长轴呈45度角。

  2.转动牙刷,使刷毛由牙龈缘刷向颌面方向,即刷上牙时刷毛顺着牙齿间隙向下刷,刷下牙时候从下往上刷。

  3.每个部位转刷5~6次,然后移动牙刷位置,清洁所有牙齿。

  Bass刷牙法

  1.把刷头放在牙颈部,毛束与牙面成45度角,毛端向着根尖方向轻轻加压,使毛束末端一部分进入齿龈沟,一部分在沟外并进入邻面。

  2.以2~3颗牙为一组,以短距离(约2mm)水平颤动牙刷4~6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唇舌(腭)面。注意动作要轻柔。

  3.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放置要有1~2颗牙的位置重叠。(刷上前牙舌(腭)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或进入龈沟,作上下提拉颤动,自上而下拂刷,不做来回拂刷。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

  4.刷颊舌(腭)面时采用拂刷方法,在(2)和(3)步骤问进行以保持刷牙动作连贯,要依顺序刷到上下颌牙弓唇舌(腭)面的每个部位,不要有遗漏。

  5.刷咬合面时应手持刷柄,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来回刷,注意上下左右区段都要刷到。

  注意:为了保证每个牙面都有足够的拂刷时间,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1分钟。

  牙齿邻面清洁法

  一般的刷牙方法只能清除菌斑的70%左右,在牙齿的邻面常常预留牙菌斑,需要用下列方法辅助清除:

  A.牙线   牙线是以多股细尼龙丝组成,也可用细丝线或者涤纶线代替。使用时,取一段长约15~20厘米的牙线,两端并拢打结,形成一个线圈。然后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将线圈绷紧,两指间距约1~1.5厘米,将此段牙线轻轻从邻面通过两牙之间的接触点,如接触点较紧不易通过实,可向着脸颊和舌头两个方向做拉锯式动作即可通过。将牙线紧贴一侧牙面,并呈C形包围牙面,使牙线与牙面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让牙线贴紧牙面并进入牙龈边缘以下,由齿龈沟向颌面方向移动,以刮除牙面上的菌斑,每个邻面重复动作3~4次。然后反向清洁另一侧的牙齿间隙。如此依次清洁全口牙齿的邻面,将牙菌斑彻底清除,包括最后一个磨牙的远端面。每清除一个区域的菌斑后,要用清水漱口,以洗净被刮下来的菌斑,牙线对清除牙邻面的菌斑很有效,尤其对牙尖乳头无明显退缩的牙间隙最为适用。

  B.牙间隙刷  患过齿龈疾病者常见牙齿间隙增加、牙龈退缩,这时候用牙线清洁的效果并不好,可以试用牙间隙刷,清洁效果更为理想。

  刘学伟医师说,牙周病的基本治疗在于“清干净”, 我们需要日常认真护理,保持口腔卫生,如果发现有刷牙时牙龈出血、牙龈炎等问题,及时采取牙周基础治疗是非常有效的。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