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7 点击阅读:
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关爱健康是生命中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治疗重要,预防更重要。
相关介绍:
1、术前护理
病人准备:HOCM病死率约半数为猝死,猝死主要机制为严重心律失常,其次为血流动力学的障碍。因此对具有危险因素的病人,应限制其做竞争性运动,慎用洋地黄类药物及血管扩张剂,及时纠正各种心动过速[3]。病人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控制症状而疗效不如人意,加上PTSMA为1次人为小灶性心肌梗死,病人担心疗效及预后,常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并向之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报道,注意强调正面影响。术前2d完善常规血管介入操作治疗所需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导病人练习床上排便。术前1d腹股沟区备皮,测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并在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处做标记,以便术后判断肢体的血运情况;睡前(22时)口服地西泮5mg后禁食、禁水。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g、异丙嗪12.5mg;用20GA留置针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器械准备:术前准备临时起搏装置,心室测压装置,冠脉造影导管及Over-The-Wire球囊(2.0mm×20.0mm)1根、8F鞘管2根,6F鞘管1根,无水乙醇适量。
2、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术后病人进入CCU立即测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ACT)1次;给氧,流量3L/min;进行心电监护,连续3~5d;测血压,1次 /30min。在动、静脉鞘管拔除前取平卧位,下肢制动,观察足背动脉搏动,1次/h,至拔管后6h。置临时起搏器者,嘱其勿用手触碰起搏器,电极置入侧肢体用中单固定,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防止电极脱位。注意临时起搏的频率,如低于设置值时,检查电极有无脱位并通知医师调整电极位置。拔除鞘管6h后取自由卧位,3~5d后逐渐下床活动。术后24h内查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1次/6h,第2天查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I、心电图,1次/d,至出院。 2.2.2鞘管的护理:鞘管保留至术后4h。留置鞘管侧肢体用中单固定,保持伸直位。防止鞘管弯曲、断裂和病人无意识活动增加出血机会。肝素钠3125U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备用,每次抽取20ml冲洗鞘管,1次/h。术后4h测ACT,若低于150s,配合医生拔管。为防止病人过分紧张和拔管疼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引起一过性血压下降,在拔管前准备阿托品、多巴胺,将心电监护仪测血压时间调至1次/2min。拔管开始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静滴扩容,与病人交谈,分散注意力。本组1例拔管后2min出现血压下降,经快速补液血压仍不升,又予多巴胺2mg静脉注射后血压回升,另7例拔管顺利。 2.2.3并发症的护理:①胸痛。所有病人在冠状动脉间隔支注入无水乙醇后,均感胸痛、胸闷,持续时间数分钟至24h不等,疼痛程度不等[4]。向病人解释这是一种正常反应,是冠状动脉室间隔支消融后心肌缺血所致,嘱病人做深呼吸放松活动,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并观察疗效。7例消融1支病人经上述处理后疼痛缓解。1例消融2支,术后胸痛剧烈,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搏,窦性静止,I、avL导联T波高尖,V1~V5导联ST段抬高。立即给氧,3L/min,绝对卧床休息,静脉注射吗啡3mg、利多卡因50mg,随之将利多卡因5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60mg/h 静脉维持,36h后疼痛缓解,心肌缺血改善。②心律失常。PTSMA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因为高位室间隔正是房室传导组织经过的路径,这一区域缺血、缺氧,坏死可以引起异位激动;间隔支血管阻塞和化学消融可以直接造成房室传导组织的损伤,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房室传导阻滞[6];本组5 例出现室性早搏,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随之将利多卡因5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60mg/h静脉维持,1~4d后,改慢心律口服,0.15g/次,1次/8h,室性早搏减少或消失。5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予临时起搏器过渡,4~18h后恢复窦性心率,撤离临时起搏器。③低血压。低血压发生与术前禁食、术后进食少造成低血容量及拔管过程中迷走神经兴奋有关。本组2例低血压1例发生在拔管后2min,1例发生于手术后第2天,经快速补液扩容血压回升。④感染。因为介入心脏操作,加之术后卧床3~5d,故易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预防措施: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常规静脉应用广谱抗生素3d;卧床期间协助病人翻身,予拍背;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组1例术中消融2支的病人并发肺部感染,体温最高达 39.7℃,两肺底湿罗音,经采取被动翻身、拍背,5次/d;0.2%环丙沙星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鼓励进食等措施,7d后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听诊肺部呼吸音清晰。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健康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