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几种病因

发布时间:2016-10-20 点击阅读:

  吸烟(25%)

  为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慢性炎症及吸烟刺激粘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流受限, 烟草,烟雾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抑制抗蛋白酶系统,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

  感染 (35%)

  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细菌和支原体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多见。

  环境因素(15%)

  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COPD。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损伤气道粘膜和其细胞毒作用,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粘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15%)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其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维持平衡是保证肺组织正常结构免受损伤和破坏的主要因素,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其他因素(5%)

  如机体的内在因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气温的突变等都有可能参与CDPD的发生,发展。

  [病理改变]

  CD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形成,纤毛倒伏,变短,不齐,粘连,部分脱落,缓解期粘膜上皮修复,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肿形成,杯状细胞数目增多肥大,分泌亢进,腔内分泌物潴留,基底膜变厚坏死,支气管腺体增生肥大,腺体肥厚与支气管壁厚度比值常大于0.55-0.79(正常小于0.4), 各级支气管壁有各类炎症细胞浸润,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急性发作期可见到大量中性粒细胞,严重者为化脓性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变性坏死和溃疡形成,基底部肉芽组织和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炎症导致气道壁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反复循环发生,修复过程导致气道壁的结构重塑,胶原含量增加及疤痕形成,这些病理改变是COPD气流受限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 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可见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外观灰白或苍白,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泡,镜检见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破裂或形成大泡,血液供应减少,弹力纤维网破坏,细支气管壁有炎症细胞浸润,管壁粘液腺及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纤毛上皮破损,纤毛减少,有的管腔纤细狭窄或扭曲扩张,管腔内有痰液存留,细支气管的血管内膜可增厚或管腔闭塞,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可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三类,其中以小叶中央型为多见,小叶中央型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其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全小叶型是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引起所属终末肺组织,即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的扩张,其特点是气肿囊腔较小,遍布于肺小叶内,有时两型同时存在一个肺内称混合型肺气肿,多在小叶中央型基础上,并发小叶周边区肺组织膨胀。

  [病理生理]

  在早期,一般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检查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多为正常,但有些患者小气道功能(直径小于2mm的气道)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常规通气功能检查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随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气流受限成为不可逆,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视其严重程度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病变侵入大气道时,肺通气功能明显障碍,最大通气量均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弹性日益减退,肺泡持续扩大,回缩障碍,则残气量及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肺气肿日益加重,大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受膨胀肺泡的挤压而退化,致使肺毛细血管大量减少,肺泡间的血流量减少,此时肺泡虽有通气,但肺泡壁无血液灌流,导致生理无效腔气量增大;也有部分肺区虽有血液灌流,但肺泡通气不良,不能参与气体交换,如此,肺泡及毛细血管大量丧失,弥散面积减少,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使换气功能发生障碍,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