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健康提示 肺栓塞的预防重于治疗

发布时间:2016-10-19 点击阅读:

  肺栓塞的发生是由于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此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咯血、休克甚至猝死,临床误诊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因此在治疗之前必须先确诊。有研究发现,除了与遗传相关的容易血栓形成的倾向外,肺栓塞有很多危险因素。年龄大于75岁、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肿瘤患者、起搏器植入者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

  80%以上的肺栓塞患者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易被临床忽略。有症状者其症状也缺乏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基础疾病。较小栓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昏厥、猝死等。有时昏厥可能是唯一或首发症状。出现肺梗死时可表现为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临床上称为“肺梗死三联征”。诊断肺栓塞常用的检查包括血浆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同位素通气灌注扫描、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彩超等,必要时可进行肺动脉造影检查。肺栓塞治疗以抗凝为主,对于大块肺栓塞或引起休克的次大块肺栓塞,在控制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应予溶栓治疗。

  健康提示 肺栓塞的预防重于治疗:

  鉴于肺栓塞的死亡率高,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显得更为重要。首要措施是增加肢体血流速度,减轻下肢血液淤滞,从而减少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老年人、肥胖者、肿瘤患者等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人群,平日应经常活动,不要保持固定的坐卧姿势过久。长途旅行者应定时起来活动下肢,不要久坐;坐长途飞机或其它交通工具时,解开鞋带或穿拖鞋,可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

  如果有静脉曲张患者可穿加压弹力袜,长时间站立后定时坐下抬高双腿,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外伤或术后必须长期卧床者,可使用加压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包扎、定时做下肢充气按摩,也可在医生监护下预防性抗凝治疗;同时督促患者定时翻身,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活动下肢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主动进行肌肉运动;不能自主活动者,家属应每日做肢体肌肉按摩,自下而上从小腿远端开始循序进行,可以加速下肢静脉血流,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很有效。如果出现下肢不对称的浮肿,要引起重视,主动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以上就是“健康提示 肺栓塞的预防重于治疗”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肺栓塞误诊率非常高,所以患有静脉曲张的人要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才能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