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2 点击阅读:
听神经鞘瘤占肿的9.0%,仅次于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大多数见于前庭神经,偶见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审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分布的部位,以小脑桥脑角最多,其次为中颅窝低、鞍旁、后颅窝底、嗅沟及脑内。
1、病理
听神经瘤起源于胚层,一般由Schwann氏细胞发展而来,大多数发生于前庭神经,少数发生于耳蜗神经。前庭神经鞘细胞增生,逐渐形成肿瘤。初期为球形或卵圆形,实质性,有完整的包膜,边界清楚,由内听动脉供血。肿瘤增大后,压迫内耳道的耳蜗神经、面神经及内听动脉。内听动脉是内耳的唯一供应动脉,由于受压而发生内耳缺血,产生前庭、耳蜗的机能障碍,也可由于前庭神经、耳蜗神经直接受压而发生。随着肿瘤的进一步长大,挤压三叉神经、脑干、小脑及后组颅神经,并使脑脊液循环受阻而发生颅内压增高。
2、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多为听神经的刺激或破坏症状,表现患侧耳鸣、耳聋或眩晕。耳鸣为高音性、连续性,听力减退多与耳鸣同时出现,但常不能被人所察觉,不少病人因其他症状做听力测验时才被发现,眩晕多不伴呕吐、恶心,少数病人有类似美尼尔氏征的发作。其它首发症状有颅内压增高症状(14%),三叉神经症状(8%),小脑功能障碍(5%),肢体乏力(5%)和精神异常(3%)。
肿瘤向小脑桥脑隐窝发展,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同侧面部麻木、痛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少数病人发生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肿瘤向下发展,压迫第9、10、11颅神经,可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声音嘶哑、同侧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软腭麻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乏力。
脑脊液循环受阻则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继发性神经萎缩。
病程一般较长,呈进行性发展,但也有症状突然恶化或缓解的波动。
3、诊断
有典型小脑桥角综合征和内耳道扩大者即可确诊。但多已发展到相当大的程度。为了降低手术死亡及病残率,提高全切率,提高面、耳蜗神经的保留率,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因此,对于不明原因的耳鸣和听力进行性减退的患者,除进行一般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作以下检查:
(1)听力计测验。
(2)前庭功能试验。
(3)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4)面神经功能试验。
(5)放射学检查。
(6)脑脊液检查。
4、治疗及护理
(1)听神经鞘瘤是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应完全切除,减少肿瘤周围组织的损伤。
(2)听神经瘤位于桥小脑角,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手术难度大,时间长,位置在后颅凹,既是脑干所在处,又是脑脊液循环道路,因引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术后血肿,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3)肿瘤向小脑角发展,可发生面瘫、三叉神经受损,易发生角膜溃疡,护理不当可因角膜溃疡而造成失明,采取措施后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暂时进行眼睑缝合。
(4)肿瘤向下发展,压迫第9、10、11颅神经,可致吞咽反射减弱消失,进食呛咳等,手术后以上症状加重,如有排痰困难,不易吸除时可行气管切开。进食不能者为保证病人营养,应给鼻饲饮食。能进食者要注意食物温度,防止烫伤。
(5)加强口腔护理,病情较重又不能从口进食,每天要清洁口腔2-3次,防止口腔并发症的发生,对口角溃疡者除给药物治疗,局部可涂药膏。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