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砷中毒的来源和诊断

发布时间:2016-07-24 点击阅读:

 砷中毒常称砒霜中毒,多因误服或药用过量中毒。生产加工过程吸入其粉末、烟雾或污染皮肤中毒也常见。三氧化二砷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g即可致死。砷中毒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它不象氟中毒那样可以通过居民露出的黑牙齿予以简单甄别。砷中毒的诊断要从其症状着手。

  一、砷中毒的诊断原则

  根据较长期间密切接触砷化物的职业史,出现皮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发砷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二、砷中毒的诊断标准

  急性砷中毒的诊断可根据摄食或接触史,临床出现“急性胃肠炎”、意识障碍、肝和肾功能损害等。砷中毒呈麻痹型症状者,大量砷化物进入体内,可以麻痹中枢神经,出现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模糊、昏迷、脉搏速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数小时内因毒物抑制中枢神经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的症状来不及出现或者症状很轻微。这就是麻痹型的症状。

  慢性砷中毒多表现为皮肤黏膜病变、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和尿蛋白等。指(趾)甲出现米氏线,说明有砷吸收。尿砷超过2.66umlo/L(0.12mg/L)提示有过量砷吸收。慢性砷中毒还会使手脚掌的皮肤角化、变硬,身体的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同时,它会造成脑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包括视神经萎缩、听力下降、嗅觉降低。

  三、怎么鉴别砷中毒的轻重程度

  (一)慢性轻度中毒

  (1)皮肤角化过度,尤在掌跖部位出现疣状过度角化;

  (2)躯干部及四肢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的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

  (3)轻度肝脏损伤;

  (4)轻度周围神经病。

  (二)慢性重度中毒

  在慢性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1)肝硬化;

  (2)周围神经病伴肢体运动障碍或肢体瘫痪;

  (3)皮肤癌。

  四、砷污染的主要来源:

  (1)砷化物的开采和冶炼。特别是在我国流传广泛的土法炼砷,常造成砷对环境的持续污染;

  (2)在某些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冶炼中,常常有或多或少的砷化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

  (3)砷化物的广泛利用,如含砷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又如作为玻璃、木材、制革、纺织、化工、陶器、颜料、化肥等工业的原材料,均增加了环境中的砷污染量;

  (4)煤的燃烧,可致不同程度的砷污染。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治疗方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