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莱姆病的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2016-05-08 点击阅读:

莱姆病或莱姆疏螺旋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蜱媒病,由伯氏疏螺旋体(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导致的疾病。因为这种病被公认是在1975年10月,在康乃狄克州的老莱姆镇,莱姆镇和东哈丹姆附近地区首次发现而得名。这种病是由于被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染的。1982年,美国国家卫生总局的威利·伯格多费(WillyBurgdorfer)和同事从丹敏硬蜱(Ixodesdammini)分离到莱姆病病原体。以下为莱姆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急性病人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加快,转氨酶升高。慢性关节炎者,关节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以多形核为主。

  病原体检查:①培养:病程早期的体液、组织等标本接种于BSK培养基,可分离到病原体,但花费贵、时间长(4~6周)、阳性率不高,适用于皮损组织或脑脊液的病原体分离;②抗原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能检测到标本中的微量病原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尿标本可出现假阴性,且阳性结果不能确定活螺旋体感染,需结合临床判断;③皮肤受损区活检:受损皮肤内深层及浅层血管周围和间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用铁染色或瑞氏染色可查见螺旋体。

  免疫学诊断:目前确诊本病主要靠血清或脑脊液中检出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特异性IgM抗体于3~4周出现、6~8周达高峰,接着下降,因此不能用于诊断活动期或近期感染。特异性IgG抗体则于6~8周出现、4~6个月达高峰,可持续高水平。双份标本的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或单价IgM和lgG抗体≥1:128时,可确定诊断。检测方法有:①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mmunofluorescentantibodytest):比较耗时,敏感性较差,目前已少用;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要注意有假阴性(病程3~4周内)和假阳性(与多种螺旋体和细菌部分抗原相同,如梅毒、钩端螺旋体、回归热;病毒如水痘病毒)的存在;③免疫印迹法(Westernimmunoblotting):较ELISA更特异和敏感,具有诊断价值,用于确定ELISA阳性病例的确诊。

  二、诊断

  本病除移行性红斑外,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迁徙性红斑快速蔓延的特点有利于帮助诊断。结合夏秋季发病和蜱叮咬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出临床诊断或疑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目前缺乏特异的抗原检测方法。

  三、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为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其应与相关的系统疾病鉴别。皮肤受损方面,应与其他疾病的红斑、紫癜或硬皮病等鉴别。神经病变方面,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面瘫及外周神经炎等鉴别。莱姆关节炎应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温馨提示:生活在有蜱地区者应该警惕莱姆病,特别是4~10月,在户外活动之后应检查腹股构、颈、背和膝后面蜱常躲藏的地方,清除蜱将阻止感染。家庭宠物户外活动后也应捡查。亮颜色的衣服可引起蜱的注意。衣服袖口、长手套的开口应封闭。避免直接坐在地上。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莱姆病症状
莱姆病病因
诊断鉴别
治疗方法
如何预防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