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癣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中医对婴儿奶癣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阅读:

  奶癣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此症可用中药湿康·宁治疗,效果显著。

  乳癣见《幼科金针》。即奶癣,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癣、胎(疒敛)疮。多因婴儿禀性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证见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不流水者称干(疒敛),偏于风热盛者;若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称为湿(疒敛),为偏于湿热者。治疗当辨证:风热盛者,则宜清热祛风;若湿热重者,宜清热祛湿,可内服消风导赤汤。外治:干型者可用润肌膏之类;湿型宜用文蛤散。相当于婴幼儿湿疹。此外,有发于女子乳晕之湿疹。俗谓之为奶癣者。

  奶癣的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怀孕时母亲多食辛辣炙博、鱼腥海味等发物或情志内伤,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所致或为生后喂乳失当,饮食不节,脾胃薄弱;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而发生用凝脂类霜剂。另外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温馨提示:引起奶癣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婴儿的过敏性体质所致,也有认为与母亲在怀孕期间饮食单调有关。如果婴儿是用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多吃些蔬菜、水果、豆制品和肉类的食物,少吃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婴儿是用牛奶喂哺的,可适当延长牛奶的烧煮时间,以利蛋白质变性,减轻致敏作用,也可改用羊奶或市售的多维乳儿粉喂哺婴儿。不论是采用哪种喂养法,都应注意不要给婴儿喂得过饱,因为消化不良会使奶癣加重。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