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黑痣的病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阅读:

  色素痣也简称色痣,斑痣或黑痣,是由正常含有色素的痣细胞所构成的最常见于的皮肤良性肿瘤,偶见于粘膜表面。

  【成因】

  1、种族与遗传 美国白种人皮肤恶黑的发病率比黑人高。日本人的恶黑低于白种人。而澳大利亚人,尤其来自英国的凯尔特族的恶黑发病率最高,因此与种族有关。同时部分恶黑也有家族发病史,有人估计恶黑中有家族史者约占3%,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创伤与刺激 不少报告提到创伤与刺激可使良性色素性皮肤病恶变,有人统计约有10%~60%的恶黑患者恶变前有创伤史。非洲斑图人中赤脚者发病率较穿鞋者要高两倍。乌干达人的恶黑发病部位以足为常见,我国也有类似情况,这些都可能与经常外伤刺激有关。

  3、病毒 以往在田鼠恶黑中发现病毒样颗粒,近年来在人的恶黑中也有发现,对其病因方面所起的作用,尚无定论。

  4、日光 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5、免疫 恶黑可出现自然消退现象,使人们注意到肿瘤与免疫的关系,虽然其确切性质尚不清楚,但其免疫学反应确实存在。在恶黑病人中已测出对肿瘤细胞的胞质抗原及胞膜抗原的循环抗体。在恶黑患者之间,胞质抗体有交叉反应,而抗胞膜抗体则较为特异,仅对个体的肿瘤细胞起反应。在体内,抗体与黑素瘤细胞结合在一起。肿瘤局限时,抗体水平最高,而且在发生转移前,抗体即明显下降或消失。有人认为此种抗体在预防或推迟血源性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

  【致病因素】

  1、皮内痣

  皮内痣为大痣细胞分化而来,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并进入真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

  2、交界痣

  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呈多个巢团状,边界清楚,分布距离均匀;每个巢内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下一半则在真皮浅层内。这些痣细胞为大痣细胞,色素较深。

  3、复合痣

  在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常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述辆型痣的混合形式。

  【组织病理】

  1.交界痣 痣细胞巢在表皮内,基底膜以上,表皮突内最多。

  2.混合痣 黑素细胞既在真皮内,也在交界部成巢。

  3.皮内痣 表皮内无黑素细胞巢,增生的黑素细胞在真皮内,在黑素细胞巢和表皮之间常有明显的正常区域。大的先天性色素痣痣细胞可累及皮肤的附属器,也可浸润至皮下组织。

  4.蓝痣

  (1)普通型蓝痣真皮黑素细胞数量较多,位于真皮深部。长形细胞的长轴与表皮平行。有时有分支的树枝状突,大多数充满黑素颗粒,真皮中载黑素细胞也增多,但无树枝状突。

  (2)细胞蓝痣的黑素细胞除有树枝状突外,有的表现为较大的梭形细胞,排列密集而成细胞岛,间有散在的载黑素细胞。

  色素痣多发生在面、颈、背等部,可见于任何正常人体。可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在生后早年逐渐显现。多数增长缓慢,或持续多年并无变化,但很少发生自发退变。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疗效良好。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