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痣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如何对黑痣进行鉴别诊断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阅读:

  黑痣生活中十分常见,几乎每人都有,从婴儿期到年老者都可以发生,随年龄增长数目增加,往往青春发育期明显增多。黑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女性的痣趋向比男性更多,白人的痣比黑人更多。偶见于黏膜表面。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颜色多呈深褐或墨黑色,少数没有颜色的无色痣。在诊断中需要与其他几种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进行鉴别。

  雀斑

  发生在面部、颈、肩部及手背暴露部位,针尖至米粒大小,淡褐色或黄褐色的斑疹,呈对称分布。雀斑大约从5岁左右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组织病理可见表皮基底层色素增多,但黑素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单纯性雀斑样痣

  散在分布的棕色至黑褐色的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斑疹,不限于曝光部位,组织病理提示基底层内色素细胞增多,基底细胞内黑素增加。

  脂溢性角化病

  本病皮损色素很深时,临床上与色素痣鉴别困难,但两者的病理改变不同。

  色素性基底细胞上皮瘤

  好发于老年人,有珍珠样隆起的边缘,表面常可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并且色素的分布也不均匀,周边部分较深,中央部分呈网状或点状。

  蓝痣

  患者皮损呈淡蓝色或深蓝色,病理检查真皮黑素细胞为梭形或树枝状,并且不呈巢状。

  皮肤纤维瘤

  皮损为坚硬的皮下结节,病理检查为纤维细胞和胶原排列成旋涡状或车轮状。

  恶性黑素瘤

  本病皮损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色素分布不均一,病理检查色素细胞有异形性。

  温馨提示:如果发现黑痣丘疹样凸起,痣的颜色变深,痣的表面又平滑无毛,就有转变成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如果发现长期存在的黑痣在短时间内突然迅速增长,颜色变深,表面结痂,甚至有出血、溃烂、红晕等炎症表现,是黑痣发生恶变的重要标志,需要立即手术切除。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