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控制和预防
自我按摩 防治哮喘

发布时间:2015-05-23 点击阅读:

 哮喘的治疗无论中西医,均提倡预防发作为主,控制发作为辅。西医治疗缓解期的哮喘,主要建议患者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并配合服用抗过敏、增强体质的药物;避免与过敏物质接触。

  中医认为过敏性哮喘是由于本身肺、脾、肾三脏具有虚弱的基础,造成肺里始终有“一块痰”.这痰很难靠自己身体清除,一旦感受外界邪气刺激,痰就会阻塞气道出现喘憋。治疗以补益肺、脾、肾为大法,在这个基础上化痰、宣肺、平喘。

  中医临床上运用按摩手法对哮喘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为了方便哮喘患者在生活中自我保健治疗,中医专家将专业的按摩手法进行了改变,设计了一套自我按摩防治哮喘的手法。

  常用的3种手法

  1、拿法:用手掌和五指,像抓一把豆子那样用力提拿一定的身体部位。区别于拿东西,拿法要进行一松一紧地提拿,而不是拿住不放。每个治疗部位拿20次为佳。注意不可出现“掐”的动作。以局部微微发热为宜。

  2、按揉法:此处的按揉法主要用拇指在治疗部位上逐渐用力按压后,再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揉的时候注意按压的力量不可减弱,以局部感觉酸胀为佳。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为宜。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均可。

  3、擦法等:用手掌附着在治疗区域,进行直线地往返运动。注意操作时,手要紧贴皮肤,压力要保持但是不可过大。擦法速度要掌握在每分钟来回各50次为好,以皮肤发红微热为佳。

  调护知识

  1、注意营养饮食,配合每日适量锻炼,健强身体是消除哮喘的首要条件。

  2、忌食寒凉发物,如虾、蟹、鱼及有异性蛋白质的食物。

  3、减少盐分的摄入量。

  4、最好穿着圆领衣,领口不要过紧但要足以护卫喉咙及前胸。

  5、对可能引起患者过敏反应的食物及气味,应尽量避免接触。

  6、严禁纵欲。纠正不良作息,早睡早起。戒除烟酒。

  7、切勿过度疲劳,避免剧烈活动。

  8、平时注意保持心平气和,切勿神经紧张。过度生气、忧郁、兴奋都无好处。

  自我按摩的6种方法

  1、按揉重点穴位:天突穴、内关穴、列缺穴、曲池穴

  位置: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列缺穴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此四穴是推拿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关键用穴,使用按揉法,再辅助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哮喘发作时出现的喘憋。在哮喘缓解期,此四穴同样可以用来强身健体,预防哮喘发作。

  2、家人协助直擦背部督脉经及膀胱经。横擦肾俞、命门穴

  位置: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命门穴位于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作用:此二穴具有很强的补肾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二穴要经常使用擦法,也可使用按揉法。

  位置:背部督脉经及膀胱经主要是从肩膀开始到腰眼,从中间向两边各延伸到肩胛骨内侧缘这样一个宽度的长方形区域。

  作用:督脉经和膀胱经是人体强壮的重要经络,可以让患者趴在床上,露出后背,家人用手掌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直线擦动,注意要使局部发热发红,但不要擦破。

  3、家人协助按揉脾俞穴、肺俞穴、定喘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旁开0.5寸。

  作用:此三穴为背部膀胱经治疗哮喘缓解期的重点应用穴。中医谈到的哮喘,根源在一个“痰”字上面,化痰是治疗哮喘的核心。痰的生成与肺、脾关系密切,按揉脾俞穴和肺俞穴是补益脾肺的首选,配合定喘穴,效果非常好。

  4、按揉风池穴,拿颈项部

  位置:风池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具有预防外感风寒的作用。如果天天做5~6次,每次1分钟,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防止哮喘加重。注意应用此二手法时,要闭眼并放松。

  5、按揉膻中穴、关元穴、丰隆穴

  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处。

  作用:经常按揉膻中穴,会感到呼吸顺畅。按揉关元穴则能培元固本,增加体内抗炎物质的分泌。按揉关元穴也可以用手掌进行掌揉。而按揉丰隆穴是专门针对“化痰”这一功效,它是人体治痰的最有效穴位。

  6、掌擦胸胁、拿胸部穴位

  位置:中府穴位于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云门穴位于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作用:用手掌推擦胸肩部及两胁20~30次,以微有热感为宜。之后,拿胸肩部的云门穴、中府穴,此二穴为治喘良穴。

  (注:推拿治疗哮喘,如果是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不能缓解时,必须送医院抢救。)

  其他疗法

  1、药浴:

  哮喘急性期(哮喘发作期)

  药方:麻黄20克,半夏2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甘草10克,辛荑15克,杏仁20克,生姜4片。

  用法:将上述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煮,取汁1000毫升,待药液温后,一半擦洗后背,另一半泡脚。药浴温度保持在40℃左右。每次泡30分钟,每日1次。三次一疗程。

  哮喘慢性期(哮喘缓解期)

  药方:党参20克,白茯苓15克,陈皮15克,枸杞子25克,炙甘草15克,炙黄芪25克,北杜仲15克,乌枣5枚,麦门冬25克,熟地25克,当归15克,川牛膝15克。

  用法:将上述药水煎去渣取液2000毫升,分为5份,每份再加清水2500毫升,浸泡双下肢,药浴温度保持在43℃。煎药浸泡双下肢,每次30分钟,1天1次,1份药液可用4~5天,但每次用完后注意低温冷藏(不要冰冻),20天为1疗程。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