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1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正式成立。它是由国家卫生部备案、湖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大型心脏病专科医院。
医院首任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晓东教授担任(现任名誉院长),中国心脏介入专家朱国英教授曾担任第二任院长,现在,由苏晞教授、陶凉教授担任副院长。
目前,亚心医院开放床位750张,累计接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心脏病患者240万余人次,成功完成各类简单/复杂心脏内外科手术20余万例。
心外科,成功完成各类心脏外科手术48000余例,手术死亡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患者年龄从出生仅35小时的复杂先心病婴儿至81岁的重症老人。自2003年起,心外科年手术量连续十三年居湖北省首位、全国前三位。20余项技术填补了湖北省心外科技术空白。
心内科/介入中心,成功完成各类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150000余例,2014年年手术量20000余例,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98岁。医院还与武汉市120急救中心联手率先开通急性心肌梗塞“24小时绿色通道”,并在湖北省内成立首家胸痛中心,为心梗患者挽救生命赢得时间。
面临同城百年品牌医院的竞争,亚心开展差异化管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院长负责制,行政全方位为医疗服务、医疗全身心为患者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院长,科主任擅长和优势的事情是当好医生,看好病,安心做科研。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行政经理则是服务于医疗团队,做好医疗的后盾。为医疗搭建平台,引进医疗人才,吸引更多的病患。
曾经荣获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的陶凉教授说,“亚心的大夫并不是有多么牛,只是他们可以全心放在专业工作上,真正做到‘专’进去,‘精’上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心外科,精湛医术令病患“回春”
2010年,心外科拿回了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不断有与国际接轨的心脏诊疗新技术在亚心率先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因此获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其根本在于要为患者治好病。亚心人不断实践新技术、熟练掌握一流技术,都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创伤更小、花费更少、康复更快。
实力彰显仁爱 心外科手术微创化
患者免受开胸之苦
随着心脏外科、麻醉、体外循环、心脏超声科和重症监护水平的综合提高,亚心医院心外科已开展先心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多类心脏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并已完成各类微创手术2000余例。
亚心医院心外科主任陶凉教授介绍,“和传统心脏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取得同样效果的前提下,缩小甚至避免经胸切口,多数患者胸廓稳定性不会遭到破坏,且减轻或免除体外循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还能增加美学效果。”
复杂先心手术低龄化、常规化,简单先心手术微创化,是近年来亚心医院先心病治疗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先心患儿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为出生仅35小时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婴儿成功进行矫治手术,在体重仅2.3公斤的先心病早产儿鸽蛋般大小的心脏上成功补缺……对于这些弱小的孩子而言,每一步操作,都是生死挑战。到目前为止,类似这样的高难度手术在亚心医院心外科已完成数百例。
不断刷新先心病手术记录的同时,亚心医院心外科不断追求手术的微创化——先心介入封堵术、先心外科小切口术、先心外科封堵术、胸腔镜下外科先心修补术等微创先心手术,最小的仅米粒大的切口,保持患儿胸骨的完整性,康复快且美观,最快术后3-4天可出院。
每年,亚心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000余例,其中25%均采取微创方式,不仅让年幼的先心病患儿避免开胸带来的身心创伤,也让父母的心不再那么疼。
修瓣膜难于换瓣膜
改“换”为“修”医生勇于承担风险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据估算,中国的成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有近200万人。国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熟,手术相对简单,医生普遍愿意开展,但手术后患者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
而瓣膜修复,即成形手术,尽量保留患者自身组织,由于不使用人工瓣,术后不需终生服药,每天节约十多元药费,生活质量更高。亚心医院每年的瓣膜成形手术已占到整个瓣膜手术的20%。目前,亚心医院已成熟开展各类瓣膜成形、瓣膜置换 及微创换瓣手术11000余例,如危重瓣膜患者瓣膜置换、多瓣膜置换、二尖瓣以及主动脉瓣成形手术、小主动脉根部的根部扩大手术等。
2010年7月起,亚心医院率先在湖北省开展首例微创换瓣手术,迄今,已有近百名瓣膜病患者获益。该手术最大的优势是不需切开胸骨,手术切口仅为6cm左右,且较隐蔽,可保持胸廓的完整性,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大大减小。手术3-4天后,患者就可以下床正常活动,约一到三个月后便可从事日常劳动。据统计,外科微创手术的开展,使部分患者住院时间平均缩短10-15%。
内外科联手治疗最凶险大血管疾病,创国内领先
“病人将命交给你,你要为他当家作主。亚心的医生打破科室壁垒,一起研究寻找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省钱又效果好。”陶凉副院长表示,这种在公立医院很难看到的跨界合作,在亚心却成为常态。
每年秋冬季,气温降低,被称为大血管“不定时炸弹”的主动脉夹层进入高发期。据介绍,这种病一旦发作,血管如同“决堤”破溃,患者几分钟甚至数秒钟内就可能死亡,抢救机会很小。
在心脏内外科专家联手攻克下,医院每年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病人逾百例,其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成功率及介入治疗成功率居国内领先水平。
心内科能成熟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挽救了大量危重病人。特别是复杂的主动脉夹层,与心外科协作进行的胸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颈-颈动脉人工转流术,填补了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空白。
心内科,国家三大诊疗培训基地集于一身
2012年,亚心心内科获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资质,是湖北省唯一同时列入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三大类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的医院,目前已为国家培养介入医师25人;同时,还成为“美国心脏学会专业示范中心”……
亚心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苏晞教授表示,从建院开始,亚心一直把提高医疗质量,有证据、有根据地制订医疗方案,优化治疗方案,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优化介入治疗:让支架植入更精确
传统上,冠心病患者是否植入支架标准是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在70%以上,而狭窄程度多由冠脉造影确定。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冠脉造影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苏晞教授介绍,亚心医院已开展的两种检查技术可改善目前的现状。一种技术为FFR,又称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可明确判断病变远端心肌是否存在缺血。另一种名为OCT技术,又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可精确判断斑块成分、性质,判断病变稳定性。综合两项检查,可精确判断。
苏晞教授称,新的检查技术可让医生选择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也使心脏支架的植入更合理,既避免漏诊、误诊,又可提高支架的疗效。
据了解,亚心医院目前挂牌成立优化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向全国的医生推广这两项新的技术。
心律失常诊疗成功率:与发达国家相当
亚心医院最早在中南地区成立心律失常诊疗中心,目前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年手术量居湖北首位、全国前五位。其中,射频消融手术量居中南地区首位、全国第二位,年龄最大的患者87岁,最小的仅3个月。起搏器植入手术全国前四,高端起搏器手术量跃居全国前列,年龄最大的患者98岁。
近年来,中心多次邀请美国Wolf教授、德国国际知名的心脏电生理学专家欧阳非凡教授、德国Asklepios临床电生理实验室、香港港安医院、丹麦皇家医院电生理室等一流专家及机构来院开展学术交流,诊疗技术大为提升,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经与发达国家领先医疗中心的水平相当。
2013年9月,湖北省首例心外膜消融手术(难度最高的射频消融术)在亚心介入中心成功实施,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湖北省射频消融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房颤治疗中心:国内“领头羊”
2014年5月,一种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创新术式——左心耳封堵术在亚心医院介入中心率先开展,给许多房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亚心房颤治疗中心是湖北省首家专门服务于房颤患者的医疗中心。中心整合了心脏内、外科团队力量,且与国际顶尖的德国汉堡心外科定期学术交流,率先引进国际先进诊疗技术。房颤治疗中心采取个体化的导管消融策略,治疗各类型房颤,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慢性房颤,均能获得理想的临床治愈率。
对于合并有瓣膜病、外科术后、巨大左房、高龄,心肌病甚至是左心功能不全的疑难复杂房颤患者,也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其中,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成功率已达90%以上,每年开展射频消融手术3000余例,居中南地区首位、全国前三位,其中,10%是疑难复杂病例。
六大爱心项目伴医院行百万里路
亚心杨帆起航,飞速前进的同时,依然心怀感恩,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关爱先心病患儿等弱势群体,持续15年。
“六一爱心行”是亚心医院的品牌爱心项目。自2000年的六一儿童节起,医院为家庭特困的患儿先心病实施免费手术,到今年已有十四批贫困患儿受助。2014年5月,亚心“六一西藏爱心行”的爱心小分队第三次抵达乃东、加察、曲松等地,为近400个藏族孩子进行先心病义诊筛查,确诊的先心病患儿由专家接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15年来,亚心医务人员行百万里路,到偏远贫困地区义诊讲课,为30000多名贫困患儿免费检查,并为6000余名患儿减免手术费。如今,医院已开展“亚心关爱基金”、“大病救助”、“爱佑童心”、“六一爱心行”、“明天计划”、“彩虹桥”等六大爱心项目。医院还举办“跑出心健康”、“倾听心健康”、“亚心大夫讲心脏”、心脏急救培训、社区义诊科普,开官方微博、400健康热线,建心脏专业网站、专家在线答疑等公益活动,倡导百姓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
患者评价
共有0位患者参与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