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8 点击阅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值得关注的是: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以上的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如何防范?如何早期发现?如何把握治疗良机?年轻父母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了使更多的父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特邀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血管中心的张善通教授撰写了一组文章,详尽地回答了年轻父母的种种疑问。
心脏杂音?心脏杂音!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我在专科门诊经常遇见年轻的爸爸和还在坐月子的妈妈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抱着尚未满月的新生儿,怀着焦急的心情前来就诊,因为产院医生检查时发现,他们的宝宝心脏有杂音,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存活婴儿的0.4~0.8%。国内根据上海市二个区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的调查结果证实,杨浦区为占活产新生儿的0.67%;徐汇区为0.7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以上患先天性心脏病。
有关先天性心脏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定论,主要是由于心脏、大血管在胚胎早期发育失常或发育障碍所引起的心血管解剖结构异常的一组先天性畸形的疾病。包括数十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心脏或大血管的发育异常。
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从孕期开始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大致分内因和外因两大类。
内在因素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畸变,约4%~5%先天性心脏病是由染色体病引起的。
外部因素中较重要的因素为室内,尤其是病毒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及柯萨基病毒等。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造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发生在此阶段,如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患严重病毒性感染时,特别是患风疹病毒后出生的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胎儿环境及母体因素,包括胎儿周围局部机械压迫、母亲的营养或维生素缺乏等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心脏发育。
其他因素如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较高,说明高原环境可能为该病的发病因素。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