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发生跟腱断裂的病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6-10-17 点击阅读:

  跟腱是人体内最粗、最强大的肌腱,长约15cm,它位于小腿下段后方,连接小腿三头肌和跟骨,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跟腱断裂后患者的行走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跟腱断裂常见于运动中。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增加,这与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断增大、参与量不断增加,造成跟腱慢性劳损有关;也与人们平日案牍工作和静态生活的比例较高,但休闲时间又突然参与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休闲活动,而跟腱无法承受这种突然超负荷的运动有关;同时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肌腱质量下降也容易引起跟腱断裂。在所有的跟腱断裂病例中,超过75%的病例为体育活动中30~50岁年龄段的运动者。

  一、发生跟腱断裂的病因

  平素长期静态生活,仅在周末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急性跟腱断裂的发生率增加。跟腱断裂的发病率在工业化国家中为每年每10万人2~10例,而在世界其他国家却相当低。与其他类型的肌腱断裂相比(患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跟腱断裂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平均年龄36岁)。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跟腱断裂中,男性占绝对比例,男女发病比例为2:1~19:1。人们已经认识到跟腱断裂在白领及生活方式更为静态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在气候温暖的5~8月份的“游玩季节”,由于体育活动的增加,跟腱断裂的发病率也较高。跟腱病变是最常见的与跑步相关的肌腱病变,在多年的长跑者中(跑龄超过10年),其发病率更高。

  引起跟腱断裂的较为少见的因素有:皮质激素的使用(局部注射或者全身使用导致胶原坏死);合成类固醇的使用导致胶原发育异常及抗拉强度降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既往的跟腱损伤或病变;感染、系统性炎性疾病;高血压及肥胖等原因。

  二、跟腱断裂的发病机制

  对于跟腱断裂的发病机制有不同的理论假设(退变、愈合不良、机械负荷过重等)。退变论认为,长年累月的静态生活造成肌腱的血供减少,后续不断的微损伤伴随着愈合能力受损导致广泛性肌腱退变、损伤。最终,受损的肌腱在一次强大的负荷下彻底断裂。多项血管造影与组织学分析研究都支持肌腱退化的观点。超过15%的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既往跟腱部位存在症状。急性跟腱断裂的组织学分析显示,在退变和坏死的肌腱组织中存在缺氧性退变、黏液样变和钙化,致使肌腱中的水分增加而胶原含量降低。病变的跟腱内还存在胶原变性、退变率增加,导致胶原失交联率增加。

  温馨提示:怀疑跟腱断裂时,一定要仔细检查,争取尽早接上。没有伤口的自发性断裂,可用石膏固定小腿和足部,尽量使足尖向下,让跟腱的断端靠在一起,慢慢长牢。这种方法对一般患者适用。如运动员、演员,准备伤愈后重返赛场、舞台,对小腿和足部力量要求较高者,则以手术治疗为好。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