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遗尿的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16-11-09 点击阅读:

  儿童尿床是大事,应尽快采取措施,越早越好,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影响青春期的发育,甚至导致不孕不育等症。因此,家长应该积极的做好预防措施,尽早远离小儿遗尿的侵袭。

  1、1~1岁半以前,随天性,想尿就尿。1岁半以前的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所以家长尽量随孩子天性,让他们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必过于着急训练孩子上厕所,因为过早训练可能会造成宝宝的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不过,在宝宝还没有学会理解排便前,家长看到他们尿湿或排便弄脏裤子,就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尿了”、“宝宝大便了”,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2、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宝宝长到1岁半以后,一般都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这说明他们的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从生理上看,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从心理上看,宝宝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因此,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上厕所的训练。

  3、3岁以后,让孩子慢慢克服尿床。孩子3岁后,家长可以每次把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先半小时,再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宝宝膀胱的储尿能力,使他们逐步改变,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当然,如果过了五六岁还是尿床,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小儿遗尿症的预防,此外,日常生活中应让孩子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不可让孩子过度的兴奋。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名医教您防治小儿遗尿》《小儿内科学》】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