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16-10-12 点击阅读:

  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胎龄愈小发生率愈高,出血部位以室管膜下的尾状核最多见,易破入临近的侧脑室而成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SEH-IVH),一般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在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宫内窘迫的病史,分娩时胎心可能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根据病情可分为三度。

  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分类

  1.轻度

  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应和吸吮反射稍活跃,一般无惊厥,呼吸规则,瞳孔无改变,一天内症状好转,预后佳。

  2.中度

  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3.重症

  患儿神志不清,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击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留有后遗症。

  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1.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乳幼儿可有交替出现的烦躁与嗜睡,双目凝视;尖声哭叫,拒乳,易惊等。严重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2.中毒面容,皮肤瘀点,颈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囟门饱满隆起,角弓反张。如伴有脱水,则无此表现。

  3.各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特点:

  (1)流脑:

  多于2~4月份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早期即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其直径多在2毫米以上。病后3~5天常有口周与前鼻孔周围的单纯疱疹。

  (2)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发病季节多以春秋为主。多见于2岁以内幼儿或50岁以上成人。常伴有肺炎或中耳炎。

  (3)流行性感冒杆菌性脑膜炎:

  多见于2岁以内的幼儿,起病较上述两型稍缓,早期上呼吸道症状较明显。

  (4)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常伴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如脓皮病,毛囊炎等,部分病例于疾病早期可见有猩红热或荨麻疹样皮疹。

  (5)绿脓杆菌性脑膜炎:

  多见于颅脑外伤的病例,亦可因腰椎穿刺或腰麻时消毒不严而污染所致,病程发展较缓。

  三、并发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的近期不良预后是死亡,远期不良预后多为脑神经损害的后遗症。在存活病例中缺氧缺血越严重,脑病症状持续时间越长者,越容易发生后遗症,且后遗症越重。后遗症常见的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等。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