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30 点击阅读:
类天疱疮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也属古医籍称之为天疱(泡)疮、火赤疮的范畴。本病西医称为类天疱疮或大疱性类天疱疮。
类天疱疮的诊断要点
好发于老年人,80%以上患者的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其次则是幼童。
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皮疹出现前也很少发生粘膜损害。但可于大疱出现之前,在四肢等部位发生红斑、风团或湿疹样改变等损害。
皮疹常局限于某些部位,以腹股沟、腋窝、四肢屈侧及胸腹部为多见,也可泛发全身。
皮疹表现主要为在红斑或正常皮肤的基础上发生大疱,散在分布。疱呈半球形,疱壁较厚而紧张,有韧性,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疱壁破后,糜烂面同原来的水疱一样大,不再继续扩大,常能很快干燥结痂;糜烂面愈合较快,痂脱落后常留有色素沉着。
粘膜损害很少发生,有时可出现轻度的口腔粘膜损害,表现为疱壁紧张带韧性的小水疱,疱壁破后很快愈合。
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个别有紧张感、烧灼感,糜烂面多者可有疼痛感。
一般无全身症状,急性泛发性患者可有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程缓慢,一般病情较天疱疮轻,预后良好。有的持续数月或数年后,可以完全缓解。但年老体弱者亦可导致死亡。少数病人可伴发恶性肿瘤。
本病应与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等相鉴别,详见疱疹样皮炎诊断要点附表。
有条件者,可作下述检查:①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基本特点是表皮下水疱和没有棘层细胞松解。②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多数患者可检出血清有抗皮肤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IgG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并不相平行。③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带中可检出自身抗体的荧光染色,有诊断价值。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