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呕吐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3-14 点击阅读: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 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一、呕吐的西医治疗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儿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或患儿对“口服补液 ”不能耐受,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如婴儿喂养不当,咽下大量气体,应在喂奶后将患儿俯在母亲肩上,拍背,使患儿打嗝,排出气体。

  3.应当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二、呕吐的中医治疗

  1.外邪犯胃治则:疏邪解表,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为主。

  蕾香9克紫苏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厚朴6克半夏9克陈皮6 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3克随症加减:宿滞,胸闷腹胀者,去白术、甘草、大枣,加神曲9克、鸡内金9克,以消导积滞;寒热无汗者,加防风9克、荆芥9克,以祛风解表;夏令感受暑湿,呕吐而并见心烦口渴者,去香燥甘温之药,加黄连3克、佩兰9克、荷叶9克,以清暑解热;如感受秽浊之气,突然呕吐者,可先吞服玉枢丹,以辟浊止呕。

  2.饮食停滞治则: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为主。

  山植9克神曲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9克连翘9克莱菔子12克随证加减:腹满便秘者,可加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厚朴6克,以导滞通腑,浊气下行,则呕吐可止;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加付茹10克、生姜3片,以清胃降逆。

  3.痰饮内阻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半夏12克生姜3片茯苓15克桂枝6克白术15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脘腹胀满者,去白术,加厚朴9克、大腹皮9克,理气除满;呕吐清水痰涎多者,加牵牛子、白芥子各2克,研未装胶囊,每日分3次吞服,可增强化痰蠲饮之力;痰浊上蒙,症见眩晕呕吐者,可加天麻10克、代赭石12克、权实9克,以化痰降逆;

  痰郁化火者,可加黄连3克、全瓜萎12克,以清热化痰,和胃止呕。

  4.肝气犯胃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

  柴胡9克积壳6克白芍12克黄连6克吴茱萸10克半夏6克苏梗6克郁金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随症加减:口苦嘈杂,大便秘结者,稍加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以通腑降浊;热象较甚者,加竹茹9克、栀子12克,以清肝降火;暧气呕逆严重者,加旋覆花9克、代赭石12克,以降逆止呕。

  5.脾胃虚寒治则: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尤为主。

  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3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9克半夏9克随症加减;呕吐清水不止,院冷肢凉者,可加附子9克(先煎),以温阳止呕;兼呕吐涎沫者,可加吴茱萸3克,以温中散寒,降逆上呕。

  6.胃阴不足治则: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

  党参12克麦冬15克半夏6克竹茹6克粳米20克天花粉12克知母9克甘草3克大枣5枚随症加减:口干明显者,可加石斛15克,以清热生津;大使干结者,可加火麻仁15克、桃仁9克,以润肠通便;兼郁热者,可加黄连3克,以清热除烦。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