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炎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口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布时间:2016-03-12 点击阅读:

   每个人都有罹患过口炎的经验,它是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口腔炎的原因很多,如口疮性的口腔炎是身体状况不调合的征兆,口腔炎会在嘴内的黏膜长小水泡,最初呈现红色,再来变白色,如果食物刺激到这些白色的部位就令人痛得很不舒服。虽然口疮性的口腔炎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的单发性症状而已,但如果反复不断的发炎就会形成慢性化疾病,更难治愈,相比西医,中医在治疗口炎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建议患者康复后保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保证睡眠时间,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1.风热袭表

  主症:唇舌、两颊部出现红疹,有时迅速演变成疱疹,逐步形成溃疡,红肿、疼痛、流涎。

  次症:常伴发热,或恶寒,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风热外袭,口疮初起,起病急,病情较轻,口疮红肿,可见溃疡形成,但无溃烂融合成片,且全身热毒不盛,均提示为风热之邪外束肌表所致。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

  方药运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板蓝根、薄荷、甘草梢。发热重者加柴胡;小便黄赤者加通草、车前草;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者加射干、虎杖。

  2.脾胃积热

  主症: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多啼烦躁。

  次症:牙龈红肿,口臭涎多,或发热面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指纹紫滞。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过饮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内伤,食积化热,灼伤口、唇,故见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食积于内则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运用:凉膈散加减:黄芩、黄连、栀子、生大黄(后下)、连翘、竹叶、薄荷、芒硝、甘草、蜂蜜。口渴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小便短少者,加生地、通草;溃烂不收口者,加人中白、五倍子;大便不实者,可选用清热泻脾散清泻心脾积热。

  3.心火上炎

  主症:口腔、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赤,疼痛剧烈,进乳食困难。

  次症:烦躁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少,脉细数。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心之本系于舌,心之脉布于舌上。心火上炎,灼伤脉络,则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心烦不安,舌尖红。心火下移,则见小便短赤。

  治疗原则:清心泻火,引热下行。

  方药运用:泻心导赤汤加减:黄连、生地、竹叶、通草、白茅根、灯芯草、车前草、甘草。热盛者,加栀子、黄芩;热伤津液,口干欲饮者,加芦根、麦冬、天花粉;烦闹多啼者,加黄连、珍珠母。

  本型口疮也可选用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薄荷、生甘草、竹叶、生大黄、炒槟榔、黄芩、黄连、连翘)治疗。

  温馨提示:若是长期腹泻而反复发作口疮者,多以脾气虚弱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升麻、葛根治之。心肾阴虚口疮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心丸化裁治疗。热病后期,热邪灼阴,阴液亏耗;虚火上炎所致口疮,可用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白芍等)治疗。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