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怎样做好白喉病的预防工作

发布时间:2016-10-13 点击阅读: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由于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末梢神经麻痹。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较多。各种年龄的人皆可患白喉,但是1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高。特别是1--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体内有来自母体的抵抗力,所以很少发病。

  控制传染源

  1、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直至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如无培养条件,起病后隔离2周。

  2、对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对没有接受白喉类毒素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予白喉类毒素与抗毒毒同时注射。

  3、带菌者: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5~7天,细菌培养3次阴性始能解除隔离。如用药无效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

  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隔离,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学龄前儿童应预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产生良好免疫力。6月龄的幼儿即可开始免疫,皮下注射3次(0。5、1。0、1。0ml),每次间隔4~6周,1年后和入学前各加强注射1次。7岁以上儿童首次免疫注射,应以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开始。对白喉易感者或体弱多病者可用抗毒素作被动免疫,成人1000~2000μ肌注,儿童1000μ,有效期仅2~3周。

  白喉和破伤风疫苗是用类毒素制成。类毒素为经处理后毒力减弱的外毒素。按免设程序规定,生后3个月时注射第一次三联疫苗,4个月、5个月时各注射一次,作为基础免疫。1岁半-2岁时加强一次。7岁时第二次加强。有的国家在加强免疫时,用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或为了减少注射次数,采用多联疫苗。疫苗注射并不能达到终身免疫。所以需定期加强,否则仍有可能再得病。

  对于与白喉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孩子,如未接种过三联疫苗,塑料布进行药物。如有红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可换用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希舒交泰力特等。疗程10天。如已经预防接种,为了加强免疫性,可注射一次白喉类毒素。对于幼儿,没有预防接种者,为保证安全,可考虑注射一定量的抗菌素作被动免疫。

  白喉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触摸病儿的手、玩具。用具。食具及手帕等物品都有可能将病菌带入口。鼻而引起发病,所以和病儿接触愈密切,愈易传播。国外曾有饮用白喉杆菌污染的牛奶而引起爆发的报导。在热带地区,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而患白喉的也不少见。

  对白喉病人应采取严格隔离措施。与病人接触时应戴口罩、穿隔离衣,接触后要认真洗手。这样做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防止间接传染其他孩子。病人不只是病情好转,必须待鼻和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两面三刀次,证实已无白喉杆菌存在,才能解除隔离。白喉毒素虽然可以累及全身细胞,但心脏、神经系统和肾脏最为显著。严重型白喉可并发心肌炎或周围神经麻痹,偶尔也可发生中毒性肾炎。因此,做好预防是关键。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