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颈动脉狭窄的三大治疗方式

发布时间:2016-11-15 点击阅读:

  颈动脉狭窄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一旦患病将伴有众多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头臂型大动脉炎所导致的颈动脉狭窄多见于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女性朋友。可见颈动脉狭窄发病范围广泛,发病率较高,继续引起大家的重视,提高预防与治疗意识,学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式有三种:药物治疗、颈动脉血管腔内治疗术(支架成型术)以及颈动脉开刀手术。

  1、药物治疗

  基本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仅适用于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无症状患者,对于超过75%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进一步治疗。

  2、颈动脉腔内治疗术

  即在狭窄的颈动脉里应用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起效快、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通常在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导管放置入股动脉,将导管输送到颈动脉狭窄部位,选准位置后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来就完成了对颈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扩张成型,改善恢复大脑血流的供应。

  该治疗的缺点主要为支架释放过程中可能会诱发不稳定斑块的微小栓子脱落引起“中风”脑梗塞,以及血管痉挛、血管内膜破损以及术后再狭窄的可能。近年来开始使用带有脑保护滤网的支架系统,能够很好的预防抓捕有可能脱落的微小栓子,有效避免了“中风”脑梗塞的发生。

  3、颈动脉开刀手术

  基本方法是内膜切除,解除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来源。该手术比较成熟,开展有50多年了。因为该手术需要阻断手术侧颈动脉,以往该手术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为5.6%左右,现在该手术应用转流管在手术中维持颈动脉血供的同时切除内膜斑块,有效降低了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该手术的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颈部切口及创伤大,恢复慢,优点是完全切除增生内膜和硬化斑块,再发生狭窄的机会较小,不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温馨提示: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刺激或血压突然升高等因素影响下,血流冲击斑块或血管痉挛时,包膜非常容易破裂,颈动脉狭窄易诱发粥样硬化斑块这个“不定时炸弹”,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保持良好的情绪可有效降低颈动脉狭窄发病率。

  【参考文献:《脑血管病手册》《健康大百科:脑血管病防治篇》】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