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当心多发性骨髓瘤

发布时间:2016-03-08 点击阅读:

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血液成分的恒定。这种恒定是依靠机体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来维持的。贫血是指一定体积循环血液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而言。贫血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不外乎由于失血、红细胞过度破坏和造血不良三者引起。

  老年人最常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许多慢性疾病所致的贫血。然而,人们有时忽视一些能够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即是其中的一种。

  最近我在房山某医院会诊时,遇到一例67岁的男性患者,因恶心、呕吐伴乏力二月余入院。患者呈贫血貌,下肢浮肿。血象:红细胞 1.26×1012/L,Hb4.7g/dl。去年4月曾切除胸骨前肿物,病理诊断为胸部皮下浆细胞瘤。胸部CT示:右胸后外侧可见2×3厘米大小卵圆形肿块,基底与肋骨相连,有骨破坏,胸椎有骨质破坏。诊断为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病中的一种,是由于浆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恶性疾病。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生成,当其异常增生变成恶性细胞后,可侵犯骨骼,在骨髓内大量增殖和浸润,广泛破坏骨骼。所以,病人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多见于肋骨、下胸椎及上腰椎。如果异常增生的浆细胞挤压骨髓造血细胞,可使骨髓造血功能下降,红细胞减少时发生贫血,白细胞减少易感染,血小板减少易出血。故临床又称多发性骨髓瘤为浆细胞性白血病。若浆细胞侵犯软组织,可形成局部隆起,称为浆细胞瘤。

  由于浆细胞分泌M蛋白等物质,可以发生溶骨而引起血钙升高,这时病人表现为烦躁、多尿、便秘。由于血钙高、血中M蛋白高、血黏稠度高及淀粉样变引起肾小管阻塞而发生肾脏损害,病人还可发生视网膜出血、周围神经炎、心衰等。

  只要想到此病,进行血常规检查,即可发现全血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血及骨髓出现恶性浆细胞又称骨髓瘤细胞,血和尿中有本—周氏蛋白,血生化检查改变为血钙高、碱性磷酸酶高、尿素氮高,X线拍片可见胸部肋骨骨折等异常。

  目前,多发性骨髓瘤多采用全身化疗、局部肿块切除及全身支持疗法等对症治疗,只要治疗及时,可使病情得到缓解。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如何预防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