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阅读:
急性蜂窝织炎患者皮肤损害,一般患处呈弥漫性红肿、边界不清,其上可发生水疱,中央炎症明显,局部有疼痛及压痛。慢性蜂窝织炎致局部变硬、萎缩时称硬化性蜂窝织炎。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检查及鉴别诊断的方法。
一、急性蜂窝织炎的检查:
1、外周血象:
1)白细胞计数:一般感染时,白细胞计数>10×109/L升高。若白细胞计数>(20~30)×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0.1%,或出现毒性颗粒时,应警惕并发感染性休克和脓毒血症。
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2、糖尿病有关检查:
1)空腹血浆葡萄糖测定:两次测定空腹血糖均升高,应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2)糖化血清蛋白:此试验不受临床血糖波动的影响,高于正常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且为不可逆反应。糖尿病时常高于正常的2~3倍。
3、细菌学检查:
1)细菌培养:对多发、反复感染者,可由脓肿直接抽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有助于疖菌的诊断。
2)药物敏感性试验:在脓液细菌培养的同时,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4、影像学检查:
1)B型超声:病灶局部组织结构紊乱,中心部呈不均匀中低回声影,周围组织水肿明显,边界不清。
2)X线片:口底、颌下、颈部蜂窝织炎蔓延引起纵隔脓肿时,可见纵隔增宽的高密度影像。
3)CT:周围组织水肿,中心部液化。捻发性蜂窝织炎可见有不同程度的皮下积气及深部软组织气肿。纵隔脓肿时,可见纵隔增宽的高密度影像。
二、急性蜂窝织炎的鉴别:
1、丹毒: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及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感染。局部表现为绛红色斑块,指压后退色,皮肤轻度水肿,边缘稍隆起,界线清楚。感染蔓延迅速,但不化脓,很少有组织坏死,易反复发作。下肢反复发作者,可有皮下淋巴管阻塞。
2、坏死性筋膜炎:常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发病急,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不明显。感染沿筋膜迅速蔓延,筋膜与皮下组织大量坏死。病人常有贫血、中毒性休克。皮肤可见溃疡、脓液稀薄,脓培养可有多种菌生长。
3、气性坏疽:产气性蜂窝织炎应与气性坏疽鉴别,后者病前创伤较重,常深及肌肉,伴有伤肢或躯体功能障碍;伤口分泌物有某种腥味。脓液涂片检查可大致区分病菌形态。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