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结炎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

发布时间:2016-11-17 点击阅读: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由Brenneman(1921)首先提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发烧、急性腹痛为其临床特点,一般病例药物治疗有效,少数肠系膜淋巴结炎化脓后形成脓肿,则需外科治疗。本文主要阐述此病的发病原因。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

  肠系膜由壁层与脏腹膜组成,主要有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此外还有阑尾系膜和卵巢、输卵管系膜等。小肠系膜是连接空肠、回肠与后腹壁的腹膜,呈扇形,附着在腹后壁的部分叫系膜根,系膜的小肠缘长6~7m,内有肠系膜上动、静脉及其分支、乳糜管、神经丛及淋巴结等。肠系膜有丰富的淋巴分布,淋巴管源于肠黏膜毛细血管丛或小肠绒毛中的中心乳糜管,与肠系膜静脉同行,引流到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或主动脉旁淋巴结,然后经乳糜池、胸导管而进入血循环。

  病毒或细菌感染波及肠系膜淋巴结时,可产生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原微生物可能有葡球菌属(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红球菌、假结核杆菌、青霉菌属、病毒、血吸虫、阿米巴等。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且多见于回盲部淋巴结。该处淋巴结很多,儿童尤为丰富。肠内容物在回肠远端停留时间较长,毒素及细菌产物易在该处吸收而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反应。

  另外也有人认为,患者在发病前1~2天常感倦怠、不适和上呼吸道炎症状,故认为是因链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有作者认为毒血症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的关键,但淋巴结培养多无细菌生长。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由于细菌,病毒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见感染病原有:

  柯萨基B病毒:

  临床资料已证实,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Coxsackie B病毒及其毒素,病毒及其产物经血循环到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链球菌及金黄葡萄球菌:

  链球菌及金黄葡萄球菌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感染,炎症通常较为剧烈。

  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

  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阿米巴原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