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科学护理甲状腺肿瘤9大方式

发布时间:2016-10-14 点击阅读:

  甲状腺肿瘤常发生于40岁以下,以20-40岁女性最常见,10%的可能会可发展为恶性肿瘤,让患者备受病痛折磨。根据病人的需要,在治疗期间采用正确的方式护理患者,能够加快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结节、肿块等异常,及时就诊。

  科学护理甲状腺肿瘤9大方式

  1、心理调适。甲状腺肿瘤病人术后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营养均衡。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

  3、热量足够。甲状腺肿瘤病人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甲状腺肿瘤患者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4、治疗。甲状腺全切除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以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需行放射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治疗。

  5、指导病人使用正确的咳嗽方法,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进行相应处理,限制探视,让病人尽量使用手势或书写等方法沟通,以减少出血的发生。

  6、护理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

  7、术后护理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常规在病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遵医嘱吸氧。

  8、功能锻炼。为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术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渐进行颈部活动,直至出院后3个月。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故在切口愈合后即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并随时保持患侧上肢高于健侧的体位,以防肩下垂。

  9、随访。教会病人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须定期随访,复诊颈部、肺部和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或异常应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甲状腺肿瘤患者要戒除烟与酒,以及其他一些不良嗜好或习惯,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多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或有益的各项户外活动,多多诱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各种有益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得了甲状腺疾病怎么办》《一本书读懂甲状腺疾病》】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