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检查诊断依据

发布时间:2016-10-25 点击阅读:

  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常以发热、腹痛、腹泻等为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且对患者的身心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一旦患者有此症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诊断。

  一、检查项目

  1、血常规检查:在急性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时常有轻度贫血。

  2、粪便检查:

  (1)粪便常规:外观黏液便及脓血便,镜下见较多红,白细胞,以及吞噬细胞。

  (2)粪便培养:约70%以上可培养出致病菌,应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取粪便的脓血部分做培养,标本应新鲜,阳性者做药物敏感试验。

  (3)粪便细菌抗原检测: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法,免疫荧光表菌球法,乳胶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PCR直接检测法等,是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的诊断方法。

  乙状结肠镜检查与钡剂灌肠X线检查,一般用于慢性菌痢。

  二、诊断

  普通型菌痢见到脓血便,诊断并不困难,应注意下列几点有助于确诊:

  1、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腹泻伴有发热,粪便带黏液脓血者。

  2、接触史: 家中或同居室最近有了痢疾患者,应予警惕。

  3、大便镜检: 北京市标准:每一高倍镜视野脓细胞>15个并见有红细胞,门诊即可诊断菌痢并填报传染病卡片。

  4、粪便培养: 严格说来准确诊断要靠粪便培养,作培养时要采取新鲜脓血便,最好在床边即接种培养,若不能即时做,可将标本放入缓冲甘油盐水液中保存,尽快送细菌室培养,在用抗菌药治疗前采集粪便标本,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5、PCR快速诊断 最近已研制出PCR快速诊断法,但需集中多份标本一起检查,尚不能广泛用于临床。

  三、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以脓血便为其特征,但是仅凭脓血便诊断菌痢,误诊率可达30%左右,最容易与以下肠炎相混淆:

  1、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肠炎: 本病发病季节与病症极似菌痢,也表现为发热,腹泻,脓血便,也发现有类似中毒型痢疾的表现,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培养结果:痢疾杆菌阴性,发现有大肠埃希杆菌,再用此大肠埃希杆菌菌液滴入豚鼠眼结膜囊内24h后如发现豚鼠结膜充血有炎症反应,即可确诊为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

  2、空肠弯曲菌肠炎: 本病发病季节与临床经过也类似菌痢,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症状表现发热,腹泻,先为稀便,以后可表现为脓血便,类似痢疾,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采用微需氧43℃培养法,可培养出空肠弯曲菌。

  3、沙门菌肠炎: 以小婴儿多见,粪便多样化为其特点,开始为稀便,以后可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易误诊为菌痢,鉴别首先发病年龄不同,痢疾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小婴少见,准确鉴别需依据粪便培养。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