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
诊断方法
治疗方案
慢性乙肝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16-11-08 点击阅读:

  在门诊经常看到上述些慢性肝炎或乙肝携带患者,因为平时无症状、无不适,所以从不来医院看大夫,一旦出现黄疸、出血、腹部胀大才来就诊,这时已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等,治疗为时已晚,甚至断送生命。

  1、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们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2、乙肝病毒DNA水平(HBV-DNA):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水平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可靠定量指标。这种被医生称为“多聚酶链”(DNA)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方法。如果血清中检测到的HBV-DNA≥105拷贝/ml,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较活跃,体内的病毒量较多。但是乙肝病毒不会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是由于病毒诱导的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肝损伤,病毒复制的量并不代表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许多HBV-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正常的。

  3、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有三种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检测到其它五项指标(即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以往主要通过定性检测明确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现在定量检测则成为判断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

  4、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一般在妊娠后开始升高,胎龄16-20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胎儿出生后1-5周完全消失。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明显升高,一般超过400微克/升,甚至达到1000微克/升以上或呈进行性升高。因此临床医生常把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但AFP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于AFP是胎儿肝细胞发育时的一种特殊蛋白,因此在肝炎活动期和肝硬变时,伴随肝脏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也可产生和分泌AFP,但通常仅轻度升高,一般小于400微克/升,这种AFP的升高不一定是坏事,重型肝炎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再生活跃;在使用一些刺激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后(如促肝细胞生长素),也可出现AFP升高。

  5、上腹部B型超声波(B超):B超的发明,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最常用、最方便、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使医生隔着肚皮就看清了你的肝脏和其他脏器,他能帮助我们医生诊断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脏肿瘤、寄生虫、胆囊炎和胆结石病等,尤其是肝脏肿瘤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

  乙肝患者及携带者,一定要定期检查乙肝的相关指标,请专科医生“因人而宜”,制定一个随访检查计划。定期检查的好处就如同中医的“治未病”,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一旦发现问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止疾病的进展,防止病情的恶化,挽救病人的生命。不要等到“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温馨提示: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抵抗力,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推荐用药
相关词条
相关检查

关于我们 | 新站收录 | 留言反馈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51264号-17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250号

医学导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2016 hao.med123.com All Rights